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要求,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航空學院“童航啟夢·愛國興空”科普實踐團隊以航空為紐帶,將科技傳播與家國情懷培育相融合,在暑期三下鄉活動中為青少年打造了一場兼具知識性與使命感的科學盛宴。
科學籌備,筑牢實踐根基 團隊緊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青年成長的重要論述,提前數月籌備:梳理從萊特兄弟到C919的航空史脈絡,整合低空經濟、風電三峽工程等前沿素材,定制“動畫科普+原理講解+實踐操作”的立體化方案。同時完成物資安全核驗與志愿者培訓,為活動落地奠定堅實基礎。
多維探秘,點燃科學星火 活動以趣味動畫開篇,通過生動畫面解析飛行原理,引發青少年對航空科技的好奇。互動環節中,志愿者以伯努利原理為切入點,引導大家圍繞“風電與航空的綠色協同”展開探討,讓抽象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思考。知識講座采用“時空對話”模式,既追溯人類飛行夢的起源,又聚焦殲-20、C919等國之重器的技術突破,穿插“風電三峽”案例,展現中國在高端制造與清潔能源領域的雙重跨越,深化青少年對“科技自立自強”的理解。
知行合一,錘煉創新本領 實踐環節里,飛機模型拼裝挑戰賽考驗團隊協作與空間思維,志愿者一對一指導,讓青少年在動手過程中領悟飛行器結構奧秘;
紙飛機競賽則將科學原理融入競技,通過分析飛行距離與滯空時間,揭示空氣動力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兩項活動以“小操作”傳遞“大科學”,讓創新精神在實踐中自然生長。
薪火相傳,厚植報國情懷 活動尾聲,有獎問答串聯航空史與新能源知識,強化學習成果;特色獎品激勵參與者保持探索熱情。全體合影定格的不僅是瞬間,更是“航空報國”種子播撒的見證。
此次實踐以“小飛機”承載“大夢想”,用科學光芒照亮青少年成長之路。團隊將持續以科普為橋,讓航空精神與創新基因融入更多青少年的理想追求,為科技強國建設培育后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