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孩子們心中播撒愛黨愛國的種子,讓紅色基因融入童年成長軌跡,引領童心向黨蔚然成風,同時在實踐中錘煉大學生的擔當本領。7月10日至14日,薪火童心“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懷揣熱忱啟程,奔赴成都市龍泉驛區龍泉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開展“乘風破浪,童心向黨”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做紅色基因的傳承人、童心向黨的引路人、青春筑夢的同行人”為使命,開啟了一場浸潤紅色精神、守護童真夢想的實踐之行。
薪火童心“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籌備進行時 7月4日,為扎實推進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劉蘊瑤、蔣鑫兩位指導老師召開行前專題會議,針對實踐內容設計與具體注意事項展開細致部署。會上,劉蘊瑤建議同學們聚焦本次“童心向黨”的實踐內容,多觀察紅色教育的落地效果、多思考童心培育的有效路徑,不斷在實踐中提煉問題、在學習中尋找答案,再將理論思考反哺到實踐優化中,真正實現“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轉化”。蔣鑫則提醒團隊成員要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將理論所學轉化為服務基層的實際行動,以青春力量傳承紅色基因,用真情實感陪伴童心成長,在實踐中踐行青年擔當、錘煉過硬本領,讓紅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
趣味游戲添彩,“三下鄉”實踐活動升溫
圖為做小游戲及孩子們聊英雄人物。唐文杰供圖
7月10日,團隊進行“炸碉堡——傳承紅色精神”活動,此項活動以解放戰爭時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跡為藍本,讓紅色精神在趣味互動中浸潤童心。活動開始前,團隊成員向孩子們深情講述了這段歷史,著重詮釋了董存瑞同志舍生取義的革命忠誠、勇于擔當的英雄氣概和為民族解放事業不惜犧牲的崇高精神。
活動中,每位小朋友領到三顆象征勇氣的“炸藥包”,瞄準模擬碉堡的目標區域投擲。孩子們眼神專注,手臂用力,每一次投擲都像是在向英雄致敬。當“炸藥包”成功投入“碉堡”時,現場便響起一陣歡呼,那是孩子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勝利的喜悅,也在心中悄悄種下了對英雄的崇敬。
活動后,一位小朋友認真地說:“董存瑞叔叔太勇敢了,他為了大家犧牲了自己,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樣,做一個勇敢、有擔當的人!”另一位孩子則向團隊成員說:“原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這么多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他們的付出。”孩子們質樸的話語,正是紅色精神在童真心靈中生根發芽的最好證明,也讓實踐團隊更加堅定了以生動形式傳承紅色基因的初心。
紅色歌聲潤童心,愛國種子悄悄種 
圖為孩子們唱紅歌、爭先搶答問題、隊員為其系紅領巾及孩子們認真狀態。唐文杰供圖
每日的紅歌學唱環節,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音樂課堂”。實踐隊員與孩子并肩,逐句教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講解歌詞里的時代故事——“共產黨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領導中國走向光明”。孩子們專注投入,用稚嫩歌聲抒發對黨的崇敬,紅色基因順著音符流淌,在童聲里扎根生長,音樂成為連接童心與信仰的溫暖橋梁,搭建起愛國教育的溫暖課堂。
黨史課堂:讓歷史照進童心 隊伍精心打造“趣味黨史課堂”,用動畫片段、手繪漫畫搭配生動講述,將“五四運動的吶喊”“少年英雄王小二”等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讓孩子們在“聽故事”中走進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隨后進行黨史知識競賽,更是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新中國成立是哪一年?”“雷鋒叔叔的口頭禪是什么?”孩子們踴躍舉手,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在一問一答間,黨史知識化作一顆顆種子,悄悄落進童心土壤。
紅領巾儀式:種下少先隊員的信仰 活動中最莊嚴的一幕,是為孩子們佩戴紅領巾。隊員們手捧鮮紅的紅領巾,鄭重地為孩子們系在頸間,一遍遍示范正確的佩戴方法。“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戴上它,就要像少先隊員那樣,愛祖國、愛人民,時刻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力量。”這并非簡單的紅領巾佩戴,更是一場深刻的信仰啟蒙——隊員們輕聲講解少先隊“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作風,告訴孩子們“紅領巾是榮耀,更是責任”,讓“少先隊員”的身份認知與“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在他們心中埋下種子。
童心向黨,創意手作筑夢
圖為孩子們制作黏土黨徽過程及成品。唐文杰供圖
7月14日,指導老師和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以粘土為媒介,親手制作黨徽,用指尖藝術傳遞愛黨情懷。活動現場,隊員詳細講解黨徽的構成與象征意義,從鐮刀錘頭的造型到紅色底色的內涵,讓孩子們深刻感悟黨的光輝歷史。孩子們專注投入,揉、捏、搓、貼,將紅色粘土塑造成莊嚴的黨徽形狀。盡管手法稚嫩,卻飽含對黨的崇敬與熱愛。一枚枚粘土黨徽,不僅是藝術創作的成果,更是孩子們心中紅色種子的萌芽。此次活動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在孩子們心中厚植愛國愛黨情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圖為活動結束孩子們與團隊成員合影留念。唐文杰供圖
隨著孩子們飽含深情的粘土黨徽作品完成,“乘風破浪,童心向黨”三下鄉活動在學校濃郁的紅色教育氛圍與科研項目的有力支撐下圓滿落幕,收獲豐碩成果。這場以青春為筆、以紅色為墨的實踐之旅,不僅傳遞了知識,更引發了精神的共鳴。一系列精心設計的紅色教育活動,將紅色基因深植青少年心田,讓愛國情懷蓬勃生長。
本次活動是四川旅游學院深入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黨的理論融入育人實踐的生動寫照。未來,他們將持續以黨代會精神為行動坐標,依托指導教師劉蘊瑤主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紅色旅游的精神內化機制及對精神文明現代化的推動作用研究》,將課題中的紅色文化精神內化理論模型,轉化為更多“童心向黨”式的實踐活動框架,推動科研成果從理論走向社會實效。他們將以更有溫度、更具深度的實踐,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