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梁建偉,外國語學院通訊員:李純,劉宇凡)
2025年7月7日,在“七七事變”88周年紀念日之際,“語潤新苗”志愿團于湘潭烈士陵園及教學站點開展了一場融歷史教育、學科實踐與愛國情懷培育于一體的主題志愿活動。通過沉浸式研學與多維度教學,引導青少年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圖為三下鄉湘潭烈士陵園廣場前集體合影圖片)
上午九時,志愿團師生在湘潭烈士陵園開啟研學第一站。全體人員在陵園廣場莊嚴列隊,以一張集體合影定格對英烈的追思。隨后師生們依次參觀英烈苑、英烈墓及楊昭植烈士之墓。在楊昭植烈士墓碑前,志愿團成員結合碑文背面生平介紹,講述其投身工農運動、為革命獻身的壯烈事跡,學生們駐足聆聽,神情凝重。
(圖為湘潭烈士陵園實地研學圖片)
室內“烈士事跡陳列展”中,何沐妍同學深情朗誦入黨誓詞,師生共同回顧湘潭抗戰烈士、韶山五杰、韶山八烈等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國防知識科普環節志愿者通過戰斗機模型講解與閱兵式視頻展播,生動詮釋"強軍興國"的時代意義;當看到陳樹湘烈士“斷腸明志”的雕塑時,六年級學生李承燁突然舉手:“老師,他疼不疼?”這個童真的問題讓志愿者眼眶微濕,更讓在場的青少年深刻感受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與力量。
(圖為湘潭烈士陵園雕塑及烈士陵展示圖片)
返程后,志愿團分三節課程開展多維課堂教學,將歷史記憶與學科能力深度融合。第一節英語情境課堂結合重難點單詞解析與情景模擬,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第二節數學趣味課堂則針對“滿十進一”等易錯點進行分析,并開展乘法表接龍與分數小數生活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構建數感。
(圖為多維賦能教育課堂志愿者教學圖片)
第三節歷史主題課以“今天·回首·砥礪·空白”為脈絡,通過時間線梳理與七七事變紀錄片展播,帶領學生重溫"盧溝橋事變"歷史細節;當防空警報劃破教室時,全體肅立默哀。課程尾聲,那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勉勵在場各位能夠以先輩為鏡,勇擔時代使命。
以史為鑒,以行致遠。此次“七七”主題活動以“研學+教學”雙線并行,從烈士陵園的腳步丈量到課堂上的思維碰撞,志愿團以創新形式引導青少年在歷史回響中汲取力量,在實踐探索中堅定對歷史的敬畏、對家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