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云筑夢團隊新杭鎮中心小學支教首課:青春“鄉”遇新杭,共繪教育新篇
“層巒疊翠映新杭,童眸灼灼向書堂。求知若渴傳薪火,不負韶華志氣揚。”新杭鎮,于皖南版圖之上,展山川形勝,蘊人文華光。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深厚。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莘莘學子對知識的渴望如春日暖陽下破土的新芽,正待滋養與呵護。
懷揣著對鄉村教育的無限熱忱,秉持著以知識鋪就成長之路的堅定信念,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棲云筑夢調研支教服務隊赴新杭鎮中心小學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本次社會實踐內容涵蓋安全教育、科學探索與藝術體驗等領域。團隊成員們精研細磨每一堂課程,冀以多元知識為鑰、趣味教學為徑,跨越城鄉教育差距之壑,在其心靈沃野播撒求知火種,助燃夢想炬火,為鄉村教育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能量,與教育“鄉”遇,與教育“童”行。
安全為翼,護“杭”童夢初飛揚
為切實增強學生消防安全意識,解鎖鄉村校園的“安全密碼”,用專業知識筑牢消防防線。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棲云筑夢團隊赴廣德市新杭鎮中心小學,開展滅火器實操課程,以青春力量編織安全防護網,讓消防之“光”照亮孩童成長之路。
圖為志愿者在演示滅火器使用方法,王浩然 攝
站上三尺講臺,志愿者手持滅火器,圍繞“提、拔、握、壓”四個關鍵動作,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步講解,演示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流程。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求知的眼神中滿是對新知識的渴望。在實操環節,孩子們熱情高漲,躍躍欲試。志愿者們協助孩子們分組進行滅火器模擬操作體驗,從拿起滅火器的姿勢到對準火源根部噴射,每一個細節都耐心指導。此次消防安全教育課程,不僅讓新杭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掌握了滅火器的使用技能和基本的火災逃生知識,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消防安全的種子。志愿者們表示將繼續用實際行動,為校園安全保駕護航,為孩童成長筑牢屏障。
圖為志愿者指導小朋友使用滅火器,李鑫浩 攝
手語傳愛,指尖流淌溫情長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助力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棲云筑夢調研支教服務隊赴廣德市新杭鎮中心小學,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手語傳情課程,旨在通過手語教學,播撒包容與關愛的種子,照亮孩子們通往無聲世界的溝通之路。
圖為志愿者在教授手語課程,曹夢凡 攝
志愿者從“你好”“謝謝”等日常用語入手,通過慢動作示范、一對一指導,幫助孩子們掌握手語動作。在手語小歌曲教學中,孩子們跟隨旋律,用手勢傳遞溫暖與力量。孩子們積極踴躍上臺進行表演,這不僅是對學習成果的認可,更是愛與關懷的共鳴。手語課程不僅傳遞了無聲的溫暖,更在孩子們心中構建起理解與關愛的精神家園。只有深入挖掘鄉村教育的文化基因,從關愛與共情中汲取養分,才能更好地以教育的力量涵育童心,賦能鄉村未來。
圖為小朋友在認真觀看手語操視頻,王浩然 攝
科技賦能,水箭驅動創思涌
“科技賦能鄉村教育,夢想綻放青春光芒。”2025年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學棲云筑夢團隊踏上這片土地,于新杭鎮中心小學開展水火箭發射課程科普實踐活動,以科技為筆,繪就鄉村教育新畫卷,用青春熱忱點燃孩子們探索未知、逐夢未來的夢想火種。
圖為志愿者教授水火箭知識,曹夢凡 攝
圖為志愿者進行水火箭發射實驗,曹夢凡 攝
課堂上,志愿者們化身科學導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水火箭的發射原理,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細致入微。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志愿者們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進行演示,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屏幕,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求知的光芒,不時發出驚嘆聲。在制作環節,孩子們分組協作,并在團隊成員的耐心指導下,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動手能力,將簡單的材料精心組合。思維火花的碰撞,互助協作的努力,承載著孩子們奇思妙想的水火箭雛形初現,那精巧的模樣,仿佛是通往科學星空的小小航船。
圖為棲云筑夢團隊與小朋友的大合影,王浩然 攝
青春“鄉”遇新杭,共繪教育新篇。桐汭悠悠,文脈綿延,此次“三下鄉”支教活動,不僅是一堂知識傳遞的課程,更是一次以青春之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只有不斷深耕細作,持續挖掘契合鄉村孩子需求的知識寶庫,才能真正為鄉村孩子的茁壯成長搭建起堅實的橋梁。志愿者們將以此次支教為契機,進一步探索“短期支教+長期幫扶”的可持續模式,推動教育幫扶常態化、長效化,以教育之力點亮鄉村振興的希望之光,共同書寫鄉村安全與教育事業協同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