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提升鄉村居民藥品安全意識,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基層醫療水平提升,2025年7月5日-7月12日,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的“藥韻黔鄉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玉山鎮龍蟠村。他們以“傳承藥韻精髓,扎根黔鄉熱土”為主題,深入鄉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從守護村民健康,到傳承紅色精神,他們以專業知識為筆,以青春熱血為墨,在黔鄉大地上書寫著溫暖與奉獻的篇章,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
一、藥品普法進鄉村,織密鄉村健康網 7月5日,實踐團就來到了龍蟠村進行走訪,他們身著統一藍色志愿服,心懷熱忱,走進鄉村老人家中。實踐團的成員們用著關切的目光、溫和的話語,細細尋問著老人的生活點滴與健康訴求,以及日常的用藥情況。并為老人發放精心準備的疫苗科普手冊與家庭常用藥安全指南,是實踐團傳遞關愛的“秘密武器”。在交流過程中,志愿者們認真傾聽老人關于用藥困惑的心聲,如“多種藥能不能一起吃?”“漏服藥咋補救?”讓老人們打開了話匣子。面對這些疑問,成員們憑借專業知識,給出細致解答,不僅普及合理膳食等養生常識外,更著重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關鍵,“爺爺/奶奶,這藥可不能自己隨便加量或者混著吃呀!”類似的叮囑,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也是藥學系學子知行合一的生動實踐。針對老人家中常備的降壓、降糖等藥物,成員們仔細查看保質期,并講解正確的儲存方法,耐心區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使用規范。在這次走訪中,實踐團成員也收獲頗豐,不僅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他們將繼續關注鄉村健康問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醫療技能,為鄉村醫療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推動鄉村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只為筑牢鄉村老人用藥安全的防線。

圖為實踐團隊員為老人檢查是否有過期藥物。毛藝霖 供圖
二、青春義診暖黔鄉,健康賦能助振興 在鄉村衛生院的診室里,藥韻黔鄉實踐團的志愿者們化身健康的守護者,以專業之姿、赤誠之心,為老人們筑起一道溫暖的健康防線。成員們充分發揮藥學專長,在鄉村衛生院設立愛心義診點,免費為老人提供醫療服務,用行動詮釋“健康下鄉”的使命。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分工明確、動作嫻熟。測量血壓時,輕聲細語叮囑老人飲食起居;檢測血糖時,耐心講解控糖知識;查看藥品時,仔細核對保質期與儲存條件。針對老人的健康問題,他們結合專業知識,提供個性化指導——從降壓藥的服用規范到降糖飲食的搭配,從藥物相互作用的警示到漏服藥物的補救方法,事無巨細,一一科普。每一句叮囑、每一次講解,都飽含著對老人健康的關切,讓“安全用藥”的理念深植于鄉村老人心中。此次愛心義診,對實踐團隊員們而言,不僅是一次服務奉獻,更是一次深刻的實踐歷練和專業成長,實踐團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通過藥物科普與用藥指導提升公眾健康素養,幫助老人建立科學用藥意識、降低健康風險,未來還將繼續以愛心義診為紐帶,深耕鄉村健康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健康動能,書寫“專業賦能、健康下鄉”的青春篇章。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為老人們測量血壓血壓。毛藝霖 供圖
三、尋訪轉折曙光,賡續藥者仁心 “追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在陳天銀老師的引領下,實踐團走進了烏江河畔渡口和猴場會議遺址,開啟紅色精神的探尋之旅。猴場會議作為“偉大轉折前夜”,見證了紅軍長征的關鍵抉擇(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1日,黨中央在此定調渡江方針,為烏江戰役與歷史轉折奠基)。成員們駐足歷史遺跡前,聆聽講解、凝視文物,仿若穿越時空,觸摸革命先輩在戰火中堅守理想、運籌帷幄的脈搏。這片承載紅色記憶的土地,讓成員們深刻體悟:革命精神是先輩們在絕境中篤定信仰、在困境中迸發智慧的結晶,是跨越時空的精神火炬。通過這次學習,成員們不僅深化了對長征歷史的認知,更是在未來,實踐團將以色遺址為精神坐標,在鄉村振興一線續寫“傳承革命精神,綻放青春風采”的篇章,讓革命火種在新時代沃土中生根發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在遺址學習過程中,成員們還深入了解了紅軍強渡烏江的英勇事跡。烏江天險,水流湍急,兩岸峭壁聳立,紅軍戰士們面對敵人的重兵把守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毫不退縮,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強渡烏江,為紅軍開辟了前進的道路。成員們被紅軍戰士們的英勇壯舉深深震撼,對“突破烏江,偉大轉折”的歷史進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兩處遺址串聯起長征中的關鍵節點,讓實踐團深刻體會到信仰的力量與決策的重要性,更懂得今日安寧來之不易,紅色革命需代代傳承。紅色教育照亮的不僅是歷史,更是每個人腳下的路。

圖為陳天銀老師在甕安渡江廣場講解猴場會議精神。毛藝霖 供圖
四、“醫”路同行,“藥”助振興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藥韻黔鄉實踐團”始終以“傳承藥韻精髓,賦能鄉村振興”為核心,從前期的對接溝通到后期的按需服務落地,充分發揮了自身藥學專業優勢,為村民提供基礎醫療服務,開展免費測量血壓、血糖等愛心義診活動,耐心為村民們解答了關于日常用藥、疾病預防等方面的問題,為實踐地村民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和實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民們的健康意識。此次實踐是“藥學專業+鄉村振興”的生動詮釋,既以專業服務為鄉村注入健康與發展動能,又讓青年在基層沃土中厚植家國情懷。全體實踐隊員感受頗多,收獲頗豐,未來,實踐團將持續深耕“藥韻鄉村”品牌,全體隊員將繼續以青春為筆,以專業知識技能為墨,在黔鄉大地上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答卷,讓“藥學之光”點亮更多鄉村角落,為建設健康中國和健康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