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潘超紅 劉林杰 鐘雯)2025年7月16日,“數映紅途”鄉村振興促進團在鄉村學校開啟的剪紙課堂,成了校園里最熱鬧的角落。促進團成員們提前備好紅彤彤的宣紙、鋒利的剪刀,化身耐心細致的“非遺導師”,從對角折疊的基礎手法教起,指尖翻飛間,一步步引導孩子們探索剪紙的奧秘。

課堂上,沙沙的裁剪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瞪大好奇的眼睛,跟著導師的示范反復練習。有的孩子起初總把線條剪歪,急得鼻尖冒汗,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導下,漸漸掌握了力道,紅紙在指尖翻轉片刻,便剪出勻稱的紋路。隨著課程推進,一張張紅紙綻放出多樣風采:有象征團圓吉祥的傳統團花,紋路繁復卻對稱工整;有融入鄉村記憶的作品,耕牛低頭飲水的姿態栩栩如生,飽滿的麥穗顆粒分明,連田埂上的野花都被細致地刻畫出來。
“這是我家院子里的老槐樹!”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起作品,興奮地向同伴展示。促進團成員們趁機講述剪紙里的文化故事,從春節貼窗花的習俗講到農耕文明的智慧,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此次剪紙課是“數映紅途”鄉村振興促進團探索“文化+振興”模式的重要一步。通過非遺技藝與鄉村教育的融合,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傳統文化之門,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當這些充滿鄉土氣息的作品被貼在校園櫥窗里,古老的剪紙藝術便在鄉村少年心中扎下根來,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鮮活力量,讓非遺之花在田野間綻放出新時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