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普通話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普音興鄉,推普筑夢” 社會實踐團于 7 月 7 日赴宜陽縣高村鎮張元小學,開展為期 15 天“調研+支教” 活動。此次活動以推廣普通話為主,同時為一到六年級的小朋友們帶來豐富多樣的興趣課程。
7 月 7 日上午,支教團隊與張元小學共同舉行了熱烈而莊重的開班儀式。推普筑夢行動隊隊長在講話中介紹了本次支教活動的目的和規劃。他表示,團隊將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激發孩子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普通話水平,同時,希望借助各類興趣課程,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拓寬他們的視野,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本圖為推普筑夢行動隊長王偉博的講話 通訊員 肖凱 供圖
張元小學校長對支教團隊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校長在講話中指出,推廣普通話對于孩子們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獲取知識。同時,他也對支教團隊精心準備的興趣課程充滿期待,相信這些課程能夠為孩子們帶來一個豐富多彩且意義非凡的暑假,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本圖為葉校長對支教團隊和同學們的歡迎 通訊員 肖凱供圖
開班儀式上,安全教育成為重要環節。支教團隊成員向孩子們詳細講解了暑期安全知識,包括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火用電安全等內容。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形象的演示,孩子們深刻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紛紛表示會牢記安全知識,保護好自己。
隨后,各班級班主任進一步開展了暑假安全宣傳工作,強調了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確保他們真正理解并掌握相關安全知識。下面是一些課程的具體介紹
本圖為班主任引導同學們觀看安全教育視頻 通訊員 徐子慶 供圖
太極拳課:感受傳統武術的剛柔之美 太極拳課上,支教老師身著寬松的運動服,先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套完整的簡化太極拳。老師動作舒展流暢,時而如行云流水,時而似勁松挺拔,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發出驚嘆聲。隨后,老師開始分解教學。從最基礎的 “起勢” 開始,耐心地講解每一個動作的要領:“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放松,手臂慢慢抬起,想象著懷里抱著一個氣球……” 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指令,小心翼翼地模仿著。有的小朋友手臂僵硬,老師便逐個上前糾正,輕輕調整他們的姿勢;有的小朋友動作不協調,老師就放慢速度,反復示范。
課堂上,孩子們學得格外認真。一年級的小同學雖然動作稚嫩,但眼神專注;高年級的同學則努力揣摩動作的韻味,力求做到標準。隨著課程的推進,孩子們漸漸找到了感覺,動作也越來越連貫。下課鈴聲響起時,他們還意猶未盡,紛紛表示明天還要繼續學習太極拳。

下圖為老師們認真指導同學們的太極拳動作 通訊員 王偉博 供圖
舞蹈課:在律動中釋放活力 舞蹈課的教室早早地就充滿了歡快的氣氛。支教老師播放著節奏明快的兒童歌曲,一進門就帶著孩子們做熱身運動。“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動起來,活動活動我們的胳膊和腿!” 老師一邊說著,一邊帶領孩子們做著伸展、跳躍等動作。
熱身結束后,老師教孩子們跳一支簡單的兒童舞蹈。她先完整跳了一遍,動作活潑可愛,充滿童趣,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接著,老師分解每一個動作,一步步地教給大家。“左手舉起來,右手叉腰,左腳向前邁一步,然后轉個圈……”
孩子們的熱情十分高漲,跟著老師認真學習。有的小朋友節奏感很強,很快就掌握了動作要領;有的小朋友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依然努力地跟著跳。課堂上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孩子們在音樂的律動中盡情釋放著活力,一張張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老師還鼓勵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舞蹈中加入自己喜歡的動作,讓整個舞蹈更加豐富多彩。
圖為舞蹈老師在認真授課 通訊員 王偉博 供圖
朗誦課:用標準普通話傳遞情感 朗誦課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支教老師首先給孩子們講解了普通話的重要性,然后從發音、語調等方面進行基礎教學。老師拿出拼音卡片,逐個教孩子們認讀,糾正他們的發音“‘四’和‘十’,大家要注意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哦。” 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讓孩子們跟著朗讀。
在掌握了基本發音后,老師帶領孩子們朗誦一首簡單的兒歌。“小兔子,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 老師先富有感情地朗讀了一遍,然后逐句教孩子們朗誦,強調朗讀時的語氣和停頓。孩子們跟著老師大聲朗讀,努力模仿老師的發音和語調。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朗誦的魅力,老師還組織了一個小小的朗誦比賽。孩子們紛紛舉手,踴躍參與。有的孩子雖然有些緊張,但依然勇敢地站在講臺上,用不太標準但充滿童真的普通話朗誦著兒歌。老師和其他同學都為他們鼓掌加油,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圖為朗誦老師在認真講解朗誦知識 通訊員 李秉洋 供圖
傳統文化課:探尋中華優秀文化的魅力
傳統文化課上,支教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傳統文化知識。老師先是給孩子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通過生動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到屈原的愛國情懷。然后,老師拿出準備好的香囊和五彩繩,向孩子們介紹它們的寓意和制作方法。
“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戴五彩繩嗎?” 老師問道。孩子們紛紛搖頭,好奇地看著老師。老師笑著解釋道:“五彩繩代表著五種顏色,象征著吉祥如意,能給我們帶來好運哦。” 接著,老師教孩子們制作簡單的香囊,孩子們認真地跟著老師的步驟,用彩布和香料制作屬于自己的香囊。
課堂上,孩子們還了解了剪紙、書法等傳統文化。老師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剪紙作品和書法作品,讓孩子們驚嘆不已。通過這堂課,孩子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圖為傳統文化課老師在認真授課 通訊員 李秉洋 供圖
歷史課:在故事中觸摸歷史的脈搏
歷史課上,支教老師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帶領孩子們穿越時空,了解過去。老師從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講起,接著講述了大禹治水、秦始皇統一中國等歷史事件。老師的講述通俗易懂,充滿趣味性,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老師還準備了一些歷史人物的圖片和簡筆畫,邊講邊展示給孩子們看。“大家看,這就是秦始皇,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老師指著圖片向孩子們介紹道。
課堂上,老師還鼓勵孩子們提問。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大禹真的治水治了十三年嗎?”“秦始皇為什么要修長城呢?” 老師耐心地一一解答,讓孩子們對歷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這堂課,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歷史知識,還培養了對歷史的興趣,感受到了歷史的魅力。

本圖為歷史老師向同學們認真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通訊員 李秉洋 供圖
首日的課程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落下帷幕。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興趣愛好,更在潛移默化中推廣了普通話。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普音興鄉” 推普筑夢行動隊會給張元小學的孩子們帶來更多精彩的課程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