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正在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為了解邊疆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成就,7月12日至14日,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八桂同心·數尋印記”實踐隊前往廣西崇左江州區壺興社區、太平古城、崇左市壯族博物館以及馱盧鎮花梨屯等,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七個一”實踐調研活動。
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地處祖國南疆,與越南接壤,是各少數民族聚居的邊境城市。實踐隊選取廣西第六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社區)、文化旅游地標、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代表性地點,分別進行“參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介紹民族特色文化、講解民族團結故事、開展民族團結課堂、傳唱民族團結歌曲、采訪民族文化弘揚者/工作者、開展專題調研”等“七個一”宣傳學習活動。沉浸式學習和體驗邊疆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為邊疆地區穩定和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彰顯祖國南疆學子的青春擔當。(通訊員:呂雪欣 吳慧榕 黃嶠巧)
圖為實踐隊對壺興社區工作人員進行采訪。呂雪欣攝
圖為壺興社區工作人員向實踐隊講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創建印記。呂雪欣攝
圖為實踐隊在壺興社區開展民族團結課堂以及傳唱民族團結歌曲。呂雪欣攝
圖為壺興社區群眾接待點。呂雪欣攝
圖為實踐隊與群眾在太平古城參觀非遺文化技藝“打鐵花”。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在太平古城圍繞民族團結主題開展課堂。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崇左市壯族博物館參觀學習傳統織布機工作原理。呂雪欣攝
圖為實踐隊在博物館向群眾講解一個民族團結故事。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靜心聆聽花梨屯屯長講解花梨屯的發展建設歷史。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成員參觀學習光緒年間的“司馬第”牌匾并合影留念。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與屯長參觀花梨屯并了解桃花島景區發展建設情況。吳慧榕攝
圖為實踐隊在壺興社區參觀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書法字畫。呂雪欣攝
圖為實踐隊與壺興社區工作人員合影。吳慧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