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語行先鋒”社區混齡兒童英語助學實踐隊貫服務社會宗旨,以專業所長賦能社區教育,用青春力量守護兒童成長,于2025年7月10日至14日,實踐隊6名成員走進濟南市槐蔭區興福街道第二社區與濟南市歷下區文恒社區開展暑期實踐活動。實踐隊隊員在學院團委書記、學工辦主任唐琨及輔導員邱琳的指導下,通過科技賦能、趣味互動與文化傳承相融合的教學形式,為不同社區的混齡兒童定制專屬學習課程,助力提升社區混齡兒童英語素養,以教育賦能點亮社區童年,讓兒童在語言學習中拓寬國際視野、厚植文化根基,為社區暑期成長課堂注入青春動能。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濟南市槐蔭區興福街道第二社區社區兒童合影韓玉辰攝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歷下區文恒社區社區兒童合影趙衍薇攝
“科技賦能教育,促進社區兒童全面發展”,這一實踐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科技與兒童成長的重要論述,是落實“推進教育數字化”指示的具體行動,也是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路徑。將AI智能教育科技融入社區兒童教育,既能破解優質資源不均的問題,讓孩子們共享發展紅利,又能提升其科學素養與創新思維,彰顯科技與教育融合的時代價值。
AI融趣味,知識潤童心 “語行先鋒”實踐隊以“AI+趣味”模式開啟首堂課程,為社區孩子帶來全新英語學習體驗。課堂上,“雙語你畫我猜”“做相反”等互動游戲活力滿滿,讓孩子們在歡樂中開啟學習之旅。智能AI升學詞匯測評大顯身手,精準掃描孩子們的詞匯儲備,為后續個性化教學筑牢數據根基。“英語單詞盲盒”環節,將聯想記憶法與競技比拼巧妙融合。當盲盒開啟,動物、食物等主題詞匯化作挑戰密碼,孩子們調動思維聯想,在緊張又有趣的比拼里,讓生僻單詞輕松“落戶”腦海。歡笑聲、歡呼聲在課堂里打轉,知識也在這趣味互動中悄然住進孩子們心里。

圖為實踐隊隊員運用智牛AI為社區兒童測試詞匯量孟新月攝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社區兒童進行破冰小游戲“你畫我猜”李文哲攝
繪本啟童趣,情景筑新篇 “繪本+情景劇”沉浸式課堂活力開講,趣味與知識齊飛。經典動畫與原版繪本率先登場,色彩斑斕的畫面、生動情節瞬間抓住孩子目光。實踐隊隊員化身“故事引路人”,用夸張肢體示范,把新詞匯演成小劇場,助力知識“秒懂”。“神秘口袋”競猜點燃熱情,孩子小手齊舉,歡呼聲、驚嘆聲交織。情景劇環節,孩子秒變“小戲骨”,經歷角色試鏡、臺詞打磨,在互動中走進故事世界。原本陌生的伙伴,因共演漸熟絡,默契在歡笑協作中生長。英語學習跳出書本局限,成為一場充滿童趣的沉浸式探索之旅,為社區暑期課堂添上一抹靈動且具有教育溫度的色彩,助力孩子在歡樂中提升語言素養、收獲成長。

圖為實踐隊隊員為社區兒童講解英文繪本《瘋狂動物城》劉思怡攝
童謠啟心智,非遺踐傳承
“英文童謠+非遺手工”課程趣味啟幕,為孩子們帶來多重驚喜體驗。課堂上,經典英文童謠響起,節奏游戲里,孩子們跟著歡快韻律拍手互動;歌詞接龍時,大家踴躍接唱,笑聲與歌聲交織;歌詞接龍時,“twinkle”“wonder”等詞匯在歌聲中自然牢記。非遺紙漿畫制作環節,更是創意滿溢。孩子們化身“非遺小藝術家”,將身邊常見的材料制作成非遺作品。低齡組專注創作簡單圖案,用彩漿勾勒童趣;高齡組挑戰英文單詞組合設計,把“藝術+英語”巧妙融合。顏料涂抹間,一幅幅獨特紙漿畫誕生,讓課堂變身“雙語畫廊”,在趣味實踐里,同步提升英語素養與動手能力,收獲滿滿成長。

圖為社區兒童與非遺紙漿畫合影劉思怡攝
匯演展成果,童聲映成長 實踐隊通過組織情景劇與英文歌表演匯報支教成果。表演情景劇LittleRedRiddingHood(⟪小紅帽⟫),孩子們沉浸式體驗角色魅力,體現了對臺詞劇本的深刻理解。合唱英文歌LittleStar(⟪小星星⟫)和LemonTree(⟪檸檬樹⟫),孩子們揮動著手臂,用清澈童聲唱出自信,伴奏與稚嫩歌聲交織成動人樂章。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社區兒童共同完成LittleRedRiddingHood(⟪小紅帽⟫)情景劇劉思怡攝

圖為社區兒童匯演英文歌劉思怡攝
此次系列活動精準突破傳統教學中單向灌輸知識的固有局限,深度緊扣混齡兒童在認知、理解和接受能力上的成長規律,創新采用分層引導與趣味互動相結合的模式——針對低齡兒童設計具象化游戲與動畫演示,為高齡兒童融入邏輯推理與小組競賽,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找到適配自身的學習節奏,充分感受知識探索的樂趣,活動成效贏得社區家長與工作人員的一致認可和交口稱贊。
下一步,“語行先鋒”實踐隊將始終秉持創新育人的初心,持續深耕課程設計的精度與覆蓋的廣度,走進更多社區,積極聯動多方資源,聯合社區建設語言工作坊,不斷探索“科技+教育”“文化+語言”的深度融合路徑,用青年學子的青春智慧點亮社區童心世界,為社區兒童教育事業持續注入鮮活而強勁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