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下鄉的腳步踏入商洛秦嶺博物館,一扇通往秦嶺深處的時光之門悄然開啟。為了深入了解非遺文化,貫徹非遺文化思想,7月15日,西建大華清學院智能建造與材料工程學院中華文化傳承團全體成員參觀了坐落于商洛市商州區的秦嶺博物館。在沉浸式參觀中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脈絡,深化對非遺保護理念的理解。

團隊成員們踏入秦嶺博物館“厚重秦嶺 中華祖脈”展廳,仿佛穿行于一條鐫刻著非遺記憶的時光回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從百萬年前藍田人、洛南人的足跡,到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的燦爛;從夏商周斷代標尺東龍山遺址,到周秦漢唐盛世華章,何尊、墻盤等文物復制品靜靜訴說王朝興衰。這里不僅有非遺文物的展示,還有模擬的古道雄關、商貿古鎮場景,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秦嶺作為中華祖脈,對華夏文明進程的深遠影響 。更讓成員們直觀感受到秦嶺作為“中華祖脈”的深厚底蘊。
團隊成員來到了商洛展廳。展館向大家陳列了出土于商州各個時期的文物,是商州非遺文化歷史的見證。團隊成員深刻了解到了商州歷史文化,以及非遺文化的淵遠流長。使大家的心中涌起了無限敬佩,也感受到了這片土地的厚重與偉大。團隊成員感受到了商州的獨特魅力,這份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既讓大家對非遺文化興趣更濃,也為探索非遺創新傳播方式帶來新的啟發。
讓非遺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讓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綿延永續。這趟旅程,是終點,更是起點——帶著這份對土地與非遺文化歷史的認知,我們終將把所見所感化作前行的力量,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續寫屬于新一代的擔當。將非遺發揚光大,讓非遺傳承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