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當年農家":改革潮涌處,非遺薪火傳
2025年7月3日,巢湖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尋紅色足跡 憶崢嶸歲月”紅色藝術之旅實踐隊走進鳳陽縣小崗村。在“當年農家”景區,隊員們穿梭于歷史與現實之間,既觸摸到農村改革的滾燙印記,也邂逅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年農家”以實景還原的方式,重現了1978年“大包干”誕生的場景。最震撼人心的,是18位村民簽字畫押的院落——墻上的黑白照片定格著圍坐商議的瞬間,泛黃契約復印件上的鮮紅手印歷經歲月依然醒目。“就是在這里,18位農民沖破桎梏,按下紅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大幕。”這段歷史,無聲訴說著敢為人先的勇氣。
探訪過程中,實踐隊與多位非遺傳承人相遇。鳳陽民歌傳承人穆星一曲悠揚演唱,讓隊員們沉醉于傳統民歌的韻味;淮河大鼓傳承人何吉平手持鼓板,邊示范“單點”“雙點”等基礎技法,邊說唱結合,鼓板頓挫與唱腔抑揚間盡顯功底。他還邀請隊員上手體驗,言語中滿是對技藝的珍視。鳳畫傳承人張變紅則細致講解畫作的起源、技法與文化寓意,呼吁青年加入非遺保護行列。
在小崗村“當年農家”,隊員們不僅深刻領悟了“大包干”不畏艱難、團結奮斗的改革精神,更從非遺傳承人的堅守中讀懂了“工匠精神”。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鮮活在此交織,為青年學子的成長留下深刻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