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師學子三下鄉:"數映紅途" 團隊的會溪村實踐記
發布時間:2025-07-16 閱讀:
2025年7月14日,午后的陽光透過車窗,在古丈縣的山間投下斑駁光影。車輪碾過青石板路時發出細碎聲響,隊員們攥著調研問卷的手心不約而同地微微發熱——這是他們第一次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校團委書記和潘超紅、劉林杰兩位領隊老師的共同帶領下深入會溪村。車窗外掠過成片的茶園,墨綠色的枝葉間還掛著晨露,遠處吊腳樓的飛檐在云霧里若隱若現,像一幅水墨未干的畫。有人舉著手機連拍,想把這景致收入實踐報告的配圖;有人已經在筆記本上勾勒起村寨輪廓,筆尖在紙頁上沙沙作響,團隊里彌漫著既期待又緊張的氣息。
村口老槐樹下,土家族老人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講述著村寨變遷。他布滿老繭的手指向山腰:“十年前那里還是荒坡,現在都種上了黃金茶。”
走訪到村合作社時,負責人正忙著打包茶葉。隊員們立刻分工行動:有人捧著問卷跟負責人核對銷售數據,有人舉著錄音筆記錄合作社發展史,還有人圍著堆成小山的茶葉禮盒細細觀察。
回程路上,山風掀起車窗簾。劉林杰老師把隊員們的訪談筆記收上來逐本翻看,他把筆記分發給大家傳看,每個人都在別人的記錄里發現了自己忽略的細節。團隊成員在互助中共同完善著調研成果。
暮色中回望會溪村,家家戶戶的煙囪升起炊煙,與山間霧氣纏繞成紗。隊員們擠在車窗邊眺望,沒人再提問卷上的數字,卻都在低聲分享著今天的發現。他們忽然明白,這場調研不僅是完成任務,更是一堂行走的實踐課。領導的遠見像燈塔,老師的細致如春雨,而團隊成員彼此間的互補協作,更讓這段旅程有了別樣的溫度。當鞋底沾著的泥土在車門邊蹭出淺痕時,他們知道,這痕跡里藏著的,是整個團隊從書本走向大地的成長密碼。
作者:潘超紅 劉林杰 張雅慧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