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師生走進重慶三峽移民博物館探尋移民精神
發布時間:2025-07-13 閱讀: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師生走進重慶三峽移民博物館探尋移民精神
2025年7月10日,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向黨于心,實踐于行”實踐團奔赴重慶三峽移民博物館,以探尋三峽移民歷史為脈絡,解碼偉大精神力量,在沉浸式參觀中踐行青春使命,用腳步丈量歷史厚度,讓精神傳承照進現實。
重慶三峽移民博物館坐落于萬州,作為三峽庫區歷史文化與移民文化的核心展示平臺,館內藏有超2萬件(套)文物,涵蓋歷史文物、移民文物等類別,借豐富展品與多媒體技術,全景回溯三峽工程脈絡、百萬移民搬遷歷程及庫區變遷。
觸摸移民“舍家為國”的溫度
踏入博物館,實踐團成員們便被“偉大壯舉輝煌歷程”主題展覽吸引。展柜里,泛黃的移民搬遷協議、磨損的農具靜靜陳列,無聲訴說往昔。借助場景復原,成員們看到移民揮別故土的模擬畫面:老屋內,家具打包就緒,老人撫摸門框,眼中滿是不舍,卻又帶著奔赴新程的堅毅。“這些細節太打動人,能真切感受到移民舍家為國的勇氣。”團隊成員冀同學駐足凝視許久,感慨道。
在聆聽講解過程中,一段段移民故事鮮活呈現。為三峽工程,131.03萬移民告別世代棲息的土地。講解員提及,移民搬遷時,許多家庭凌晨便開始收拾,背著簡單行囊,一步三回頭離開村落。“有位移民大叔,臨走前在老屋墻角埋下一捧家鄉土,說‘帶著根去新家’。”講解員的講述,讓成員們對“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精神有了更深體悟。
當談到移民重建家園的歷程,展廳里的一組數據展板格外醒目:搬遷后,移民在新址平整土地、修筑房屋,用數年時間讓荒坡變良田、廢墟起新居。“面對困難,他們不等不靠,硬是靠雙手闖出一片天。”講解員話語落下,團隊成員們陷入沉思。這種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透過展板與講解,深深印在眾人心里。
而全國協作助力移民的故事,同樣觸動著實踐團。展板呈現著各地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檔案:東部省份送來技術與資金,幫助建設工廠、學校;志愿者奔赴庫區,參與房屋搭建、技能培訓。“萬眾一心,就是各路人馬擰成一股繩,幫移民站穩腳跟。”講解員總結道,成員們則在這份團結中,讀懂協作精神的分量。
解碼移民精神的深層內涵
參觀中,實踐團還留意到重慶“堅韌、忠勇、開放、爭先”城市精神與移民故事的呼應。移民面對生活巨變,扎根新環境重新出發,彰顯堅韌;為國家工程奉獻家園,是忠勇體現;接納新鄰居、融入新社群,詮釋開放;爭先建設更美好家園,展現奮進姿態。“城市精神不是空泛的,就藏在移民們的一個個選擇里。”團隊成員李同學說道。
走出博物館,實踐團成員們交流著感受。“以前只在課本里了解三峽工程,今天才懂背后有這么多動人故事和偉大精神。”成員張同學坦言,這次參觀讓精神學習不再抽象。團隊表示,將以三峽移民精神與重慶城市精神為指引,把這份力量融入未來學習與生活,在青春賽道上踐行使命,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吳佳蓉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