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層行實踐鄉村振興展擔當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對全國廣大青年寄語精神,引導和幫助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云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綠野仙蹤”社會實踐隊前往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格勒鎮臨港社區開展“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前期調研需精準,高效實踐需研討 在啟程前往實踐地點之前,實踐隊針對臨港社區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調查與詳盡的資料搜集工作。
小江與金沙江交匯之處,有一景致宛若地中海半島的勝地,名曰象鼻嶺。然而,隨著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推進,水位逐漸升高,昔日的象鼻形態漸趨縮短,周邊村莊也隨之搬遷。在此基礎之上,一座三面環水的格勒濱湖小鎮應運而生,該鎮以游艇、帆船等水上運動為核心,同時融合了幸福旅居的理念,打造成為一處獨具特色的旅游小鎮。臨港社區便坐落于此,該地冬季以晴朗天氣為主,氣候溫暖舒適,是避寒旅游之佳選。
金東大橋、昆巧高速以及金沙江航道東川港,這三條交通要道共同貫穿格勒旅游小鎮,為小鎮的繁榮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步入小鎮,映入眼簾的皆是別墅式海景房,道路寬敞平坦,兩旁種植著高大的熱帶植物,展現出一種整潔、宜居、文明且充滿祥和氛圍的新氣象,令人不禁聯想起“東方夏威夷”的迷人風情。
在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之前,實踐隊首先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共同梳理并明確了實踐的基本思路與大致的調研內容。隨后,在實踐地點集結后,實踐隊又多次展開討論研討,對實踐方案與調研問卷進行了反復的修改與完善,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圓滿完成。
深入實地探尋,對話當地居民 在臨港社區,實踐隊積極與社區村委會工作人員及本地居民們對話交流,全面細致地調查了臨港社區的發展歷程與當前狀況,特別是對社區綠化景觀進行了詳盡的考察。鑒于該社區作為新興搬遷地區的特殊性,實踐隊尤為關注居民對于遷居前后生活變遷的感知以及對現有居住環境的實際需求。
通過深入細致的訪談,“綠野仙蹤”社會實踐隊了解到,絕大多數居民對搬遷后的生活條件與環境變化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相較于往昔,生活質量與居住環境均實現了顯著提升。誠然,初期階段,部分居民因脫離傳統農耕生活而略感不適,但隨著小鎮建設的日益完善,旅游資源的逐步開發,游客量顯著增加,居民自營的民宿產業收益日益可觀,這不僅為居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極大地提振了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與信心。
調研社區綠化現狀,座談展望風園發展 為深入掌握鄉村社區綠化景觀建設的實際情況、社區綠地需求以及管理養護等相關政策導向,“綠野仙蹤”社會實踐隊在格勒鎮臨港社區與華東勘測設計院的支持與幫助下,于臨港社區內開展了針對當地綠化綠地的深入調研與詳盡的問卷調查工作。通過前期制作的調研問卷與廣泛深入的對話交流,實踐隊成員對臨港社區的綠化現狀、居民對社區綠地的具體需求及普遍看法形成了更為深刻且全面的認知。此次實踐不僅加深了實踐隊對自身專業在現實生活應用中重要價值的理解,更作為新時代風景園林學子,“綠野仙蹤”社會實踐隊深刻認識到,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風景園林行業必須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強化鄉村綠地的規劃與建設,致力于構建高品質的人居環境,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與保障。
青春賦能三下鄉,勇擔重任助振興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綠野仙蹤小分隊深入實地,秉持用自身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的初心,通過實地考察與體驗,深刻領悟到社區綠地作為鄉村生態版圖的關鍵一環,其在優化鄉村生態環境、促進社區團結與提升居民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
此番調研經歷,使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大學生群體在鄉村振興偉大征程中肩負的重要使命與廣闊舞臺。我們應當積極行動起來,將所學理論知識與鄉村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青春智慧與力量,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