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共青團作為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引領示范作用,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天津職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筑夢青春”實踐團于8月11日至8月14日赴北辰區佳園東里社區,開展為期4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筑夢青春”實踐團成員圍繞家電維修主題,發揮自身專業特長,以賦能社區建設為目標開展專項行動。實踐團以科學有效的調查研究和躬身實踐的志愿服務深入基層、聯系群眾、服務社會、磨煉品格,用實際行動在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為助力社區建設傳遞青春力量。
座談社區建設,共建服務基地 8月11日,佳園東里社區負責人魏賀宇與實踐團指導教師及成員們共同開展座談。實踐團指導教師向社區負責人介紹了學院專業概況、學生工作情況,并對社區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臺表示感謝。佳園東里社區黨委書記楊坤期望以此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隊伍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形成校社共贏的良好局面。雙方就如何落實共建協議、開拓合作領域、鞏固合作成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下一步將依托學院人才優勢、專業優勢,推動社區志愿服務多元化發展,攜手打造校社共建實踐育人特色品牌。
家電數智維修,服務溫暖人心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智能家電使用率逐年增長,然而家電售后服務不健全、家電維修行業亂象頻出,許多家電都面臨著維修難的問題。為解決零件缺失、價格昂貴、維修站點匱乏等一系列問題,實現有價值的電器再利用,實踐團成員于8月12前往北辰區佳園東里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家電義務維修,專門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家電數智維修服務。
實踐團成員打破傳統維修模式,利用自主研發的“鄰里e管家”小程序,對社區居民提供家電報修、保修等售后服務,做到第一時間了解報修情況,隨后安排實踐團成員電話回訪,了解家電損壞的具體問題,針對不同類型的報修問題匹配相應專業技術的維修志愿者,適配需要維修的工具和配件,再根據具體情況安排確定好維修時間進行入戶維修。在活動現場,成員們為居民們分發家電維修指南手冊,并耐心給居民們講解家電維護保養知識,不論電器大或小,實踐團成員都仔細檢查并耐心詢問家電損壞的情況,細心地修理每一部電器,竭盡所能為居民解決電器故障難題。同時,在維修的過程中向居民介紹如何進行自檢、安全使用家用電器以及節約能源,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因不當使用造成傷害及損失。
此次家電維修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共接收了十余件有問題的家電,其中修復的家電共8件,對于無法修復或需要更換專用配件的電器,實踐團成員們也耐心講解了問題所在,并告訴居民們后續應如何解決。居民們拿著手中“變廢為寶”的電器,對維修志愿者豎起了大拇指,連聲稱贊表示感謝。
智慧教學強培訓,幫教結合學技能 為切實解決社區中青年待業群體就業難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帶動社區經濟發展,實踐團成員以家電的壞損維修和日常保養為主題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相匹配的“幫教結合”的技能培訓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服務已然成為當今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形式。實踐團成員針對佳園東里社區實際情況,結合自身專業所學,為佳園東里社區打造了“線上+線下”家電維修智慧教學的授課模式。借助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對居民進行線上授課,向居民們介紹家電維修所需要的基本維修工具與常見的維修方法,普及日常家用電器的基本知識和用電原理。以實際問題為導向,以貼近居民生活的維修案例為依托,引導居民們了解家電維修的技巧和方法,并向居民們深入講解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維修小妙招,通過線上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居民對家電維修知識達成初步認識,更加方便學員隨時隨地學“干貨”。
此外,實踐團成員在社區家電維修網點進行線下分類教學,通過整合專業維修技術和佳園東里社區資源,鼓勵居民使用報修家電進行實操演練,讓居民們親自動手操作,在實操中切身體會擁有一項傍身技能所帶來的便利,營造了“家電維修技能在手,美好生活人人有”的良好氛圍。通過幾天的學習,部分居民已達成了理論知識的初步認識,學會了簡易家電的初步維修,有幾位居民在實踐團的感染下萌生了在社區里成立家電維修小店的想法,也想加入到這個家電維修“一站式”服務的大家庭中來。
AI啟蒙探新知,科技引領智慧行 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更好地滿足小朋友們的學習需求,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8月14日,實踐團成員充分整合優化社區教育資源,在北辰區佳園東里社區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生動形象的人工智能及基礎物理知識的科普講解課。
實踐團成員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AI啟蒙課程,通過智慧家居、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等生活中常見的應用示例,讓孩子們發現身邊由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捷;智慧交通信號系統、農田智能車等應用實例,使孩子們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服務于社會生產的巨大潛力。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人工智能,實踐團成員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細致地解釋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為孩子們揭開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同時,實踐團為孩子們帶來了有關大氣壓強和電磁感應方面的內容講解,引起了許多同學的興趣。大家通過自己動手組裝連接電路、手搖發電,提高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同學們對于生活中常見的“電”這一現象的好奇心與探知欲,也讓孩子們了解到家電維修的基本原理,進一步提升了動手能力。孩子們在一次次學習實踐中增長知識,也在心里種下了人工智能和科技創新的種子,激發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探索熱情。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筑夢青春”實踐團成員們充分將專業特色與實踐服務相結合,不但解決了居民們家電維修的實際問題,為當地居民節省了大量維修經濟成本,也讓居民們掌握了一技之長,為目前待業的中青年群體提供再就業的可能,同時展現了“以專長服務社會,用熱情譜寫青春”的大學生風采,踐行了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實踐團的成員們紛紛表示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服務國家戰略、發揮自身特長,學以致用,躬身實踐,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自我,練就本領,讓青春奮斗的汗水揮灑在助力社區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在跋山涉水中放飛夢想,在時代征程中激揚青春,在社區建設的社會課堂里書寫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