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瑞獸金獅技藝,傳承非遺文化
發布時間:2025-07-18 閱讀:
探尋瑞獸金獅技藝,傳承非遺文化
7月13日上午,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向黨于心,實踐于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聯合“舞韻芳華,實踐筑夢”服務隊來到開州,深入學習當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獸金獅的獨特技藝,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交流與發展。
當日上午,學習團隊滿懷期待地抵達“瑞獸金獅”非遺傳習所。剛踏入基地,濃郁醇厚的傳統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仿佛將眾人帶入了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世界。
在非遺傳承人的熱情帶領下,團隊成員們圍聚在一起,全神貫注地觀看舞獅技藝展示。傳承人精湛絕倫的表演,讓金獅仿佛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它時而靈動跳躍,展現出活潑俏皮的一面;時而威風凜凜,彰顯出王者的霸氣與威嚴,每一個動作都引得現場陣陣驚嘆。成員們紛紛被這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目不轉睛地盯著舞臺,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隨后,團隊成員們迫不及待地親自嘗試學習舞獅動作。一開始,大家的配合略顯生疏,動作也不夠協調,但在傳承人的耐心指導下,逐漸掌握了要領。成員王鵬在體驗后激動地說:“原以為舞獅只是簡單的表演,親身體驗才知道它需要力量、技巧和默契的完美配合。每一次舞動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致敬,我深刻感受到了非遺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內涵。”成員陶玉也感慨道:“在學習舞獅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更被先輩們傳承下來的這門技藝所震撼。這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我們一定要讓它繼續發揚光大。”
瑞獸金獅表演已有上千年歷史,盛于明末,是匯集武術、舞蹈、音樂、雜技等元素于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其獨特之處在于金獅兼具天盤獅、地盤獅和爬竹竿、耍班打等民間技藝的多種表演形式,既驚險刺激又詼諧幽默,更寓意著新的一年里祥瑞滿盈、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早在1955年,開州瑞獸金獅就曾作為國慶獻禮舞進京表演,演出團隊鄒家班還榮獲國家文化部“優秀民間藝人”稱號。
此次赴開州學習瑞獸金獅技藝,不僅讓我們團隊的成員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激發了大家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未來,我們將積極開展相關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瑞獸金獅這一非遺項目,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
作者:李藝喬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
- 探尋瑞獸金獅技藝,傳承非遺文化
- 探尋瑞獸金獅技藝,傳承非遺文化
7月13日上午,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向黨于心,實踐于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聯
- 07-18
- 探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三下鄉”:探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07-18
- 湘大學子綏寧行,竹龍騰躍話傳承之困
- 為深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2025年7月10日,湘潭大學“湘蓮筑夢 竹教相綏”暑期實踐團深入湖南省綏寧縣,聚焦當地竹編技藝,
-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