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師學子三下鄉:以剪為筆,以數為魂:一堂連接傳統與思維的剪紙課
發布時間:2025-07-18 閱讀:
(通訊員:潘超紅 劉林杰 覃張敏)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數映紅途"促進團的剪紙課堂上,我見證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育實踐。教學組成員張煦涵以"對稱剪紙"為切入點,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傳統手工藝完美融合,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傳統文化與數學思維的大門。
課堂上最打動我的,是張煦涵如何將數學中的對稱概念轉化為孩子們可感可知的藝術實踐。當她引導孩子們觀察窗花、雪花等生活中的對稱圖形時,抽象的數學原理突然變得生動起來。我看到孩子們的眼睛亮了起來——原來數學不只是課本上的公式,它就在我們身邊,在每一片雪花、每一扇窗花中。這種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對稱的概念,更培養了他們觀察生活、發現美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張煦涵對步驟的細致分解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將剪紙過程拆解為折紙、繪圖、裁剪等清晰步驟,這種結構化思維正是數學思維的體現。而當我看到孩子們專注地跟隨每個步驟,最終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我意識到這不僅是手工課,更是一堂生動的邏輯思維訓練課。特別是那些起初遇到困難的孩子,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最終完成作品時,臉上綻放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更有一份克服困難后的自信。
促進團表示將繼續開展此類特色課程,這讓我充滿期待。這樣的美育實踐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體驗,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當孩子們舉起自己剪出的對稱圖案時,他們收獲的不僅是一件手工作品,更是一份對傳統文化的認同,一種用創意改造生活的信心。而這,正是教育最美的模樣。
作者:潘超紅 劉林杰 覃張敏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