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湖南大學“阡陌逐光,酉望天館”實踐團走進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天館鄉魏市村,聚焦鄉村振興的基層實踐開展專題調研。此次實踐以“挖掘生態與經濟共生樣本”為核心,系統梳理魏市村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規劃建設與民生治理中的創新路徑,為青年參與鄉村建設積累鮮活案例。在村支書冉井友、副書記陳代華的陪同下,實踐團實地探訪紫薇園、農耕文明展覽館、老年食堂等特色地標,見證了連片紫薇花海、智能農業設備與傳統農具的共生場景。隨后,實踐團分組深入20戶村民家中,以道路硬化、污水管網改造等民生工程為切口,傾聽村民講述生活變遷,談炊煙里的家常,尋振興路上的民心。通過一系列走訪,實踐團體會到魏市村從“育苗試錯”到產業扎根、從深山護綠到民生改善的振興智慧。這個深山村落以“海闊天空想,腳踏實地走”的發展理念,書寫了一曲生態與經濟共生的振興樂章,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通訊員 張婧淳)
圖為冉井友向實踐團成員介紹生態保護優先的發展理念。張婧淳 供圖
圖為魏市村生態環境。陳萱 供圖
圖為冉井友在紫薇展覽館向實踐團成員介紹紫薇花種。張婧淳 供圖
圖為冉井友向實踐團成員介紹村集體經濟“五大股份制”。陳萱 供圖
圖為冉井友在農耕文明展覽館向實踐團成員介紹智慧農業發展情況。張婧淳 供圖
圖為陳代華向實踐團成員介紹老年食堂。張婧淳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老年食堂與村民交流基本生活情況。高子舒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進行入戶調研。高子舒 供圖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村民了解產業發展和基本生活情況。陳萱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與陳代華書記合影。張婧淳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