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學院“翔云筑夢”
“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從紅色場館追溯革命記憶,到產業一線探尋發展動能,從非遺村落感悟文化根脈,到田間地頭助力鄉村振興,隊員們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紅色足跡鑄初心:跨越時空的精神洗禮 實踐隊以“憶崢嶸革命歲月,勵青春使命擔當”為主題,循著革命脈絡走進趙醒儂烈士紀念館、醒儂公園及康都會議舊址。在趙醒儂烈士紀念館,革命文物與史料生動再現了江西地方黨團組織主要創始人趙醒儂的革命生涯。隊員們聆聽其組織工人運動、籌謀革命物資、面對威逼堅貞不屈的事跡,集體誦讀方志敏《可愛的中國》節選,“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的告白引發共鳴。隨后,隊員們敬獻鮮花、鞠躬致敬,誓言傳承紅色精神;赴醒儂公園烈士紀念碑,以莊重鞠躬深植緬懷之情。

(圖1)參觀趙醒儂烈士紀念館 (圖2)在趙醒儂烈士紀念館誦讀
這份崇敬化作追尋動力,實踐隊走進康都會議紀念館。泛黃史料與斑駁文物勾勒出中央蘇區反“圍剿”的烽火歲月,隊員們重溫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家指揮作戰的歷程,探訪毛澤東舊居與蘇維埃政府舊址,重溫入黨誓詞,誓言照亮傳承之路。在康都村,村支書用鄉音講述“紅色資源+綠色產業”的振興路(圖4);隊員們走訪甲魚基地,見證自動化與傳統工藝的融合;與耄耋老人圍坐,紅軍與村民魚水情深的往事愈發清晰。
(圖3)老師為同學講解康都會議 (圖4)與村支書座談交流
低空經濟探新機:產教融合共繪藍圖 實踐隊赴南城縣通用機場,聚焦“解碼低空經濟動能,賦能區域騰飛”主題調研。南城縣新豐街鎮團委書記楊濤、新豐村黨支部書記曾利及機場施工方代表與隊員座談,詳解機場建設背景、運營現狀及低空經濟對產業升級的意義。隊員們結合南昌航空大學科研優勢,提出開展技術攻關、加強人才培養及拓展航線網絡等建議,獲楊濤書記認可。隨后,隊員們參觀機場跑道與空客A320機庫,在實訓老師講解下深入了解客機構造與操作流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圖5)與機場代表進行座談 (圖6)參觀學習機庫設施
文脈傳承潤青春:從儺舞古韻到文人風骨 實踐隊深入南豐縣石郵村與曾鞏紀念館,探尋傳統文化魅力。在“儺舞之鄉”石郵村,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村支書葉根明講述儺文化從“驅鬼逐疫”到藝術展演的演變,示范“開山神”“魁星點斗” 等動作,隊員們在學習中感受剛柔并濟之美。在儺神廟與儺文化大講堂,碑刻與展品再現“村村有儺班”的傳統;非遺傳承人羅春明演示儺面具“選材—雕刻—上彩”全流程,引發隊員們對“傳統與當代融合”的深度探討。

(圖7)與村支書進行座談 (圖8)參觀儺面具工作室
走進曾鞏紀念館,隊員們從其江右望族出身體會家學熏陶,于耕讀篇章感其逆境求學之志,睹其為官惠民事跡生敬佩,對“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領悟愈深,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圖9)(圖10)參觀曾鞏紀念館
綠色產業興鄉村:科技賦能助農增收 實踐隊深入南豐縣現代柑橘產業科技示范園,開展“知行合一助振興 蜜桔飄香譽九州”主題活動。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學院黨委書記江凡、副書記萬勇平及南豐縣團委書記唐麗華親臨指導。高級農藝師王澤義詳解蜜桔千年種植史、智能栽培技術與全產業鏈現狀,隊員們圍繞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等議題交流。烈日下,隊員們分組參與精準施肥、枝條修剪,在實踐中體會農業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偨Y會上,書記們送上慰問品,叮囑隊員以專業助力鄉村振興。

(圖11)隊員們在修剪枝條 (圖12)與書記們進行總結座談
科普公益暖人心:夢想與溫情共傳遞 實踐隊走進南豐縣解放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蔚藍學苑”航空知識科普志愿服務與愛心捐贈。隊員們化身“航空導師”,用通俗語言講解飛機構造與發展史,孩子們專注記錄、踴躍提問。小火箭模型制作中,隊員手把手指導,作品完成時孩子們笑靨如花。航模表演的盤旋翻轉,點燃社區孩子們的航空夢想?破罩v解后,隊員們向環衛工人捐贈運動鞋,感謝其為城市環境的付出。

(圖13)實踐隊員在進行航空知識科普 (圖14)實踐隊員在教小朋友們做航模

(圖15)小朋友們觀看航模表演 (圖16)向環衛工人捐贈運動鞋
此次系列實踐,隊員們將所學與社會需求結合,深刻理解青年擔當。未來,他們將持續以行動書寫責任,讓青春在服務社會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