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自然秘境,繪生態新章——“尋美三江,傳韻九州”實踐團開啟生態探索之旅 為深入踐行“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感受三江流域的自然生態之美,7月2日上午9點30分,“尋美三江,傳韻九州”觀察實踐團集結于重慶移通學院北校區大門,開啟第二天的探索之旅。此次行程聚焦于自然風光,實踐團成員以腳步丈量土地,用心靈感受自然饋贈,在合川大地之上,續寫“美麗中國”的生態華章,開啟一場發現美、定格美、分享美的精彩旅程。
實踐團首站抵達的是裂谷風情驛站。途中,山間小路串聯起層層綠意,野花點綴、蝶飛蜂舞,構成了一幅山園美景。踏入驛站,宛如世外桃源,在碧綠的淺溪上有著小橋橫臥,與水中的倒影相映;挺拔的樹干如天然的遮陽傘,將熾熱陽光篩分成一束束光影,營造出清涼靜謐的氛圍。休閑區內,秋千搖晃、吊床輕擺,與周圍的鳥鳴、風聲交織成舒緩的自然樂章;娛樂區里,桌游歡笑與游船劃水聲交織,盡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成員們或坐于綠蔭下感受微風,或泛舟溪上體驗水波,在親近自然中,深刻領略到生態之美為山林帶來的詩意與活力,用雙眼發現山林之美,用相機定格每一處動人的瞬間,并迫切希望這份美好能夠傳遞給更多人。
經過午間的短暫休整,下午3點,實踐團前往趙家渡水生態公園。漫步江邊,遼闊的江面泛著細碎波光,細微的江風拂面而來。遠處,江水與天空相連,幾縷白云悠然漂浮著,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江景畫;近處,一片片草木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偶爾有葉片相互摩挲,發出細碎的輕響,為這幅江景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大家沿著江邊緩緩前行,時而駐足凝視,時而舉起相機,將美麗的風景一一記錄下來。在這里,成員們真切感受到了“美麗中國”的壯麗圖景,也深刻領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立志要將這份美麗傳遞出去,讓更多人領略到合川的江景之美。
隨后,實踐團踏入銅溪鎮的山林小徑。四周古木參天,枝葉交錯成天然穹頂,斑駁陽光灑落林間,營造出一種神秘而靜謐的氛圍。腳下落葉沙沙作響,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在石縫間,為這片山林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偶爾有鳥兒駐足樹梢,驚起一串清啼,打破了山林的寂靜,又很快的歸于寧靜。山風掠過枝葉,裹挾著草木本身自帶的清香拂面而來。成員們沿著山路尋尋前行,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都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珍寶。大家全神貫注地發現山林內原始之美,精心尋找最佳角度,舉起相機定格下這一行中獨特的風采,更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這份大自然饋贈的驚喜,讓更多人了解這片隱藏在合川大山里的秘境。
從裂谷風情驛站的清幽秘境,到趙家渡水生態公園的壯闊江景,再到銅溪鎮的自然風光,實踐團成員們在與自然的深度對話中,觸摸到“美麗中國”的生態脈搏。此次行程不僅是一場親近自然的感官盛宴,更是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課。在合川的山水之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美麗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也更加堅定了發現美、定格美、分享美的信念。大家也表示,將繼續以青春之力守護綠水青山,用實踐行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讓生態之美永續流傳,讓綠色發展理念扎根心田,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讓更多人了解合川之美、中國之美,共同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文/智能工程學院2024級車輛工程2班 于炎林 圖/智能工程學院2024級車輛工程3班 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