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攜手遂溪縣博物館,于博物館內開啟“暑光寶盒,科學盲盒”暑期科普系列活動第六期——火山爆發。本次活動旨在幫助青少年初步認識火山爆發,了解噴發原因及種類,明晰對人類的影響,進行“火山爆發”模擬實驗,從而更直觀深入地認識其形態與過程。
科普講座

突擊隊隊員廖欣欣以科普視頻帶小朋友認火山——視頻展示火山形態、火山口及周邊地貌,讓孩子們對火山樣貌有具體印象。看完視頻,她引導提問:“火山為什么會噴發呢?” 接著,她用動畫解析火山噴發原因:地球內部像“大火爐”,地幔巖漿溫度高、壓力大;地殼有裂縫時,巖漿會受壓沿通道上涌,最終沖出地表形成火山爆發。
隨后,她講解火山噴發過程:先噴帶毒氣的巖漿,再噴火山灰和巖石碎塊,后涌熔巖流,最終冷卻。還介紹活、死、休火山種類,結合圖片展示富士山、黃石等特點。最后說明其帶來溫泉、景觀益處與毀植被、房屋等危害,助孩子認識火山與人類關系。
科普實驗

為了讓小朋友們更直觀地認識火山噴發的形態和全過程,我們設計了這場模擬火山噴發的科學實驗。首先要往準備好的透明容器里倒入適量食用白醋,接著選自己喜歡的顏色色素,比如紅色、橙色,往白醋里滴上幾滴,看著色素慢慢在液體里散開、暈染,原本透明的白醋漸漸變成了鮮艷的顏色,一下子就變得生動起來。
等色素和白醋充分融合后,再往里面加適量洗潔精,加洗潔精是為了讓等會兒“噴發”時能產生更多泡沫,更像火山巖漿涌出的樣子。然后用小勺子輕輕攪拌,讓洗潔精和帶色素的白醋混合均勻,這時候液體表面會泛起一層細密的小泡泡,好像火山底下的能量正在悄悄積攢。
最后一步最讓人期待,我們取來小蘇打,小心地撒進容器里。剛放進去沒多久,容器里的液體就像被點燃的火山一樣,瞬間有了劇烈的反應——帶著鮮艷顏色的泡沫“咕嘟咕嘟”地冒出來,越來越多,很快就從容器口涌了出來,順著“山體”往下流淌,就像真正的火山噴發時巖漿噴涌的樣子,小朋友們看著這一幕,都能清楚地看到從平靜到爆發的全過程,對火山噴發的認識也更深刻了。

助力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小科學家科普突擊隊”積極行動!未來,我們將持續攜手遂溪縣博物館,開展更多助力青少年成長學習的科普活動,為強化科普能力建設、深入推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注入青春動能,貢獻青年力量。
文字:肖沼怡 何鈺婷 黃顯淇
攝影:全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