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普音盛夏·相遇夏鎮(zhèn)”推普服務隊帶著為兒童定制的“語言魔法盒”,在夏鎮(zhèn)社區(qū)活動室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語言啟蒙之旅。隊員們化身“普通話小老師”,用卡通教具、互動游戲和童趣兒歌,為30余名小朋友搭建起普通話學習的快樂橋梁。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當‘語言小探險家’!”學生高睿舉起繪有卡通動物的“情景教學卡牌”。這套專為兒童設計的卡牌涵蓋“超市購物”“醫(yī)院看病”“公園游玩”等6大生活場景,每張卡片都配有擬人化動物角色和簡短對話。7歲的朵朵指著“小貓買蘋果”卡牌興奮道:“小貓說‘我要五個紅蘋果’,我也會說!”

童趣兒歌教學:用旋律記住標準發(fā)音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財務管理專業(yè)學生馬倩雯帶領小朋友齊唱改編版《小白兔》。她在歌詞中融入平翹舌音練習:“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唱罷,馬倩雯舉起“發(fā)音矯正鏡”道具:“對著鏡子看,舌頭要卷起來哦!”小朋友們跟著模仿,奶聲奶氣的發(fā)音讓在場家長直呼可愛。
家長反饋:語言學習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以前讓孩子說普通話,他總說‘夏鎮(zhèn)話才舒服’。”家長王女士看著8歲的兒子主動當“小老師”教奶奶讀卡牌,眼眶微紅:“今天他舉著勛章說‘我要教更多人’,真的變了。”活動尾聲,團隊為每位小朋友發(fā)放“語言成長手冊”,內(nèi)含每周學習任務和家長互動指南。
此次實踐嚴格遵循“寓教于樂”原則,所有教具均通過兒童心理學測試。西安明德理工學院“普音盛夏”服務隊以“游戲化學習、家庭共參與”的創(chuàng)新模式,在夏鎮(zhèn)播下語言的種子,讓普通話學習成為孩子們眼中“好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