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二十大精神,推動實踐育人與鄉村發展、文化傳承深度融合,河南城建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學生會組織學生在6月23日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奔赴沙河、中原解放紀念館、辛集鄉趙莊學校等地,以專業實踐、文化宣講、紅色研學賦能鄉村,傳承紅色基因。


在沙河沿岸,學生化身“水質偵探”,開展水樣采集與檢測實踐。借助專業工具,有序取水、實驗分析,從酸堿度到污染物,用數據探尋水環境“健康密碼”,將水利知識轉化為守護生態的實際行動。實地測量環節,團隊以專業測繪技能,丈量土地、記錄數據,為鄉村規劃與生態保護提供基礎支撐,讓專業知識在鄉土大地扎根。


中原解放紀念館內,歷史圖文與珍貴史料鋪展紅色長卷。學生們跟隨講解,回溯解放戰爭烽火歲月。在辛集鄉趙莊學校,“河小青”志愿服務隊化身“文化講師”,圍繞黃河文化與生態保護開講。課堂上,互動實驗、趣味講解并行,隊員們還帶領小學生開展陶瓷文化手工體驗:以牛皮紙為材料,模擬陶瓷制作流程,從繪制圖案、裁剪造型,到拼接組合,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陶瓷文化魅力,帶領小學生認識母親河、樹立護河意識,讓黃河文化與生態理念在童真心中萌芽。
此次“三下鄉”,以專業實踐守護鄉村生態,以紅色研學傳承革命精神,以文化宣講播撒生態火種。既錘煉學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又為鄉村注入青春動能,更以實際行動踐行二十大精神,書寫“實踐賦能鄉村,青春傳承使命”的生動篇章,讓青春力量在服務鄉村、傳承文化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