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命運的歌
發布時間:2024-10-19 閱讀:
世間事物都在變化,人生的命運也無時不在發生著變化。
小時候,經常聽母親說,命運天注定。慢慢長大,我不太相信,天公老爺咋能管得了那么細啊?
農村習慣給新生兒算命,我從娘肚子里爬出來不久,母親讓一位算命先生高手算過我的命,屬于閩南地區比較高等的“排流年”,還一本正經用紅紙寫下流年書,從小到大曲里拐彎一目了然。初中畢業那年,我親眼看過大運(即十年一運)的流年書。
我雖然不太相信命運天注定,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兒時學會的一首歌,竟然改變了我的命運,使我從山村教書匠變成人民公仆,一位“農”字當頭的國家公務員。
讀小學時,老師教我們《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那一個個自遠古走來的方塊字,鏗鏘有力,散發出內蘊的純凈和芬芳,早早播撒在我們童稚的心田。
1965年7月,我從師范學校畢業,立志一輩子在農村當一名桃李滿天下的人民教師,被分配到山區的高安公社邦都小學任教,一年后來調任鄰近馬坑公社文華大隊一所新辦的完小當校長。那時候學校勤工儉學,我除了上課外還須參加一些大隊的活動,經常下村入戶家訪,與農民的互動也很頻繁。我們5位老師利用學校那塊學農基地種菜,師生的吃菜難自己掏米下鍋解決了。每周還帶領學生輪流參加生產隊力所能及的農業勞動。勞動中,我將《二十四節氣歌》教給學生,還利用夜校上課時間教農村青年(多數是少婦和姑娘)學唱節氣歌。
有一天,大隊通知我帶上10來個高年級學生參加生產隊插秧。我們到達指定的地點,會插秧的學生下田插秧,不會的幫助送秧苗。下午三點多鐘,一輛綠色吉普車在公路邊停下來,從車上走下一位身材魁梧的官員,在公社革委會領導陪同下,那位領導走到田頭問:“‘清明’節氣已過,插早稻太遲了吧?”大隊頭兒被問懵了,遲遲才回答:“我們剛試‘單(季稻)改雙’(雙季稻),沒有太大把握。”我上前補充說:“山區‘春分’地氣還冷,秧插入土展不開根(不生長),而‘谷雨’、‘立夏’時節插秧,雖然對早稻生長有好處,卻會影響晚稻的成熟。因此山區不能跟沿海地區一樣,早稻在‘谷雨’或‘立夏’插秧。”
縣領導突然問我:“看你對‘農事、節氣’滿熟悉的。”我說:“說起這事完全得益于《二十四節氣歌》,兒時老師教給我們的。”按他的要求,我當場唱了一遍。
縣領導臨走時還問大隊革委會主任:“那位小青年是干什么的?”
“本村小學校長。”大隊主任回答說。
過后我繼續教我的書,完全忘了在縣領導面前唱《二十四節氣歌》的事。大概過了半個月左右,公社來電話要我到縣革委會組織組報到,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像一顆炸彈在小山村炸響,學校更是震蕩。事前沒有一丁點兒跡象,我思想上也毫無準備,調離山區是眾人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然而脫離教師隊伍,棄教從政我內心還是挺猶豫。但那時組織上的調動,個人只有絕對服從,沒有商量的余地。第二天我便到縣組織組報到,被分配到縣革委會辦事組當秘書。在縣革委會辦事組工作3年后,又調入漳州地區革委會農林組“農”字頭的單位,從事“三農”工作一干就是33個年頭。今天回想起來,正是因為一首節氣歌改變了我的7年教師生涯,從此從事“三農”工作。
兒時會唱《二十四節氣歌》,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承載滿滿的地理氣象、農時物候懂知甚少,更沒有學會用它來觀察和體味世界,把自已融入太陽引領的大自然變化規律中。后來隨著年齡增長,特別從事“三農”工作后,不斷學習,彌補不足,填充史地、科學、文化各方面知識,使節氣歌更加充實。為我后來編寫《二十四節氣農時活動》、《果樹栽培》以及創作科學小品提供了準確的大自然變化規律,以及植物、動物生長特點,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成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出版農業科技書籍和兒童文學等多部。
(1600字)
康默,實名康火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福建作協會員。80年代開始創作兒童文學,出版發行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普寓言及散文、小說等書籍多部。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泥巴情悠悠
- 我的童年也具有大多農村孩子一樣的天性,喜歡和稀泥,捏泥人,打泥戰,以滾身泥巴為樂。
- 10-19
- 改變命運的歌
- 世間事物都在變化,人生的命運也無時不在發生著變化。
- 10-19
- 芥菜飯香噴噴
- 20 世紀 80 年代末,我在平和縣政府工作。春節后的一個晴朗天氣,天高云淡,我下鄉到蘆溪鄉,吉普車繞著盤山公路,突突吐地響,像烏龜
- 10-19
- “正”氣騰騰扣肉香
- 在中國傳統的春節宴席或重要的酒席上,不能缺席的一道傳統的家常菜,那就是扣肉。
- 10-19
- 秋陽如金
-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高天上流云!在這個清涼如水的季節,秋陽已沒有了夏天般的火熱,如同一位溫婉可人的女子,溫柔又不失熱情將她的光芒和
- 10-19
- 送別
- 是巧合,還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去年武漢疫情時,看到一幕幕送別的場景,感同身受,我寫下過一首詩歌
- 10-19
- 幸福二隊
- 初中實際上只讀了一年,然后就開始文革,一直在停課鬧革命的狀態中。
- 10-19
- 谷雨祭牛
- 一年一度的谷雨祭牛是我們村的盛事。谷雨祭牛有一個專門的場地,那里被我們村的人稱作“牛大王”,“大”讀“dai”第四聲。
-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