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冒犯”感受到老外對中國人的友好與文明
發布時間:2024-09-14 閱讀:
從意大利到瑞士,在大巴車上拍了不少沿途的照片,各種城市建筑物、雕塑、教堂、河流等一一拍入了手機,隔著玻璃還是有些閃光點,質量要次一些,回家再篩選吧。拍照間隙,還在翻看前二天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拍攝的一些照片,按導游的話說:上帝落下的眼淚晶瑩剔透,特別地養眼。
進入瑞士境內不久,第一站準備前往瑞士山村小鎮再前往鐵力士雪山,游覽阿爾卑斯山山脈。途經瑞士境內高速公路,兩邊是高聳入云的大山,海拔應有三四百米以上的高度,山上沒有什么好的植被,巖石怪異、顏色多變,一些山坡比較陡峭。沿途還是有不少的車輛,車速較為緩慢地行進。
下午大約2點鐘左右,巴士突然停下來了,前方幾公里處的地方發生了車禍,路上車輛太多,雙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也沒有了脾氣,停滯的車流越來越長。呆坐在車上過了半個多小時,一時內急我下車找了一個樹林卸了包袱,不想再上車,就在車下活動活動吧!
堵車足有一個多小時了,這該死的資本主義國家效率真慢,漫長的堵車絲毫沒有動彈。在我所乘坐的巴士車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塊空地,五六個意大利人圍成一圈在踢足球,也有不少的老外在高速公路上遛狗。大部分人都下了車,我想那種焦慮和抱怨的聲音會比較多吧。
我冒昧地加入了前方不遠意大利人的踢球圈,開始有點擔心意大利人不把球踢給我,沒想到意大利人非常友好,馬上把我當成了隊友,我們相互之間傳球都挺開心的,我聽不懂意大利語,當我把球精準地踢到意大利人腳下時,他們會說我一聲“Good”給予我鼓勵。
圍圈踢球正在進行著,一個意大利人把球傳給我,不小心起腳過高用力過猛,將球踢進了離我最近的一輛小車的天窗,一道弧線掉了進去。我猛一回頭,透過車窗,這輛車內一家幾口似乎正在進行打牌之類的娛樂活動。
我想這下可能闖禍了,球掉進人家車內的天窗,很可能砸到人,接下來免不了一個指責甚至一場爭吵。
這時車內下來一個意大利婦人,大約50歲上下,徑直向我走來,這個意大利婦人可能誤以為是我將球頂進了她小車的天窗,但看她笑容可掬的樣子,不像是前來指責我,只見她伸出大拇指,嘴里說著“VeryGood,Chinese”。原來她是表揚我技藝高超啊,意大利婦人走到我面前之后,遞給我大半包足有半斤左右的意大利糖果,仍豎著大拇指,滿臉堆笑,算是用糖果獎賞我高超的“技藝”。
本可能是一場我腦子里閃過的“干戈”,沒想到意大利婦人卻“化干戈為玉帛”,被“侵犯”不說,反而向我贈送了糖果,這贈送糖果的場面由于語言不通當時沒好意思拍下來,這已足夠感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是夠大的,我對意大利人的包容和對中國人的友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我一起圍圈踢球的另外幾個意大利人也笑了,為什么這個國內女同胞將糖果獎勵給中國人呢?他們也很快就明白了,在這個意大利婦人的眼中,將球頂進小車的天窗誤以為是我這個中國人干的。有時候我想,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一些包容心不強的一些人身上,免不了發生不文明的責罵甚至發生其他更惡劣的事情。
大巴在高速公路上足足耽誤了近三個小時,夜色降臨了,也看不清路邊的景色,晚上到達瑞士山村小鎮已是當地時間12點多。
第二天天剛亮,我起了個大早,一瞪眼完全被這瑞士山村小鎮的景色迷住啦,湖光山色、環境優美,小山坡上的各種別墅獨具一格、建筑各異,房前屋后的草地毛茸茸的一片青綠。小鎮上的商店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路邊柱子上各種紫藤和陽臺上的各種鮮花特別的艷麗清香,真不愧是漂亮小鎮、人間天堂啊!
當然,昨天發生在高速公路上與意大利人踢足球和意大利婦人贈送糖果的溫馨場面,在我第二天的旅行中不斷地被回放出來,與瑞士小鎮那種無法形容的唯美融合在一起,滿是一種特別的愉悅之感。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校園文學推薦
- 你遇見了所要遇見的人嗎?
- 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到的人。你遇見了嗎?一對夫妻被他人稱之為是神仙眷侶,或者他(她)說我要找到我的靈魂伴侶,也許是
- 09-16
- 山風
- 山風吹過我的頭頂,一種酥酥的感覺,帶著一種潮氣、一點月亮的味道。還有那山澗中飛濺出來的霧水撲在我的臉上,無聲地叩打著我那半掩的
- 09-14
- 我給老爸買糖吃
- 小的時候,哄小孩有一句最好使的話,那就是“我給你買糖吃”。真不知道那時候糖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魔力?反正很多時候、很多場合它真好
- 09-14
- 我的二哥
- 春天的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天空晴朗。清明節這天,二哥坐在老家大門口的輪椅上,心里充滿著陽光,笑嘻嘻的看著門前的山山水水,他對未
- 09-14
- 一樹櫻桃帶雨紅
- 春末夏初時節,“風又飄飄,雨又蕭蕭”,櫻桃果紅,芭蕉葉綠,花落花開,回黃轉綠。
- 09-14
- 如愿以償
- 天下著雨,走進萬象匯不一定是為了躲雨,看一看,像往常一樣,去華潤萬家覓食,沒有喜歡的,便一層一層地走,正打算回家,我看到了龍發
- 09-14
- 永恒的夢溪
- 近日偶讀朋友“人生最憶是夢溪”之文,也觸發了我對忙碌中漸行漸遠夢溪校園的憶念。
-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