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紀念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紅色精神,共筑青春夢想
發布時間:2024-08-31 閱讀:
2024年9月20日塔里木大學的學生們在指導老師劉雨涵的帶領下攜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參觀三五九旅紀念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兵團精神,讓青年學子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阿拉爾三五九旅紀念館。這座于2007年10月建成的紀念館,建筑面積達11000平方米,展陳面積7000平方米,共設有8個展廳及多個功能區,全面展示了三五九旅的輝煌歷史與英雄事跡。實踐團成員們通過對紀念館內珍貴的文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深刻的體會到了三五九旅的精神也深入了解了三五九旅光輝的事跡。
1943年,毛澤東親自為王震題詞“有創造精神”,并嘉獎了三五九旅全體將士,命名為“發展經濟先鋒”。南泥灣由此成為大生產運動中的光輝典范,人們把大生產運動中表現來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稱為“南泥灣精神”。1943年2月,八路軍總政電影團拍攝了《南泥灣》的影片,其中就把南泥灣精神概括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在參觀過程中,劉雨涵老師還組織學生們在紀念館前莊重復習了入團誓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鏗鏘有力的誓言在紀念館內回蕩,不僅是對先輩英靈的深情告慰,更是實踐團成員們對新時代使命的堅定承諾。

活動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們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南泥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為新時代維護社會穩定、戍守祖國邊疆的堅實力量。
作者:袁祥軒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