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環境,綠色“童”行為大力弘揚生態環保文化,增強幼兒環保意識,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2024年8月8日,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春筑夢,豫見曙光”社會實踐隊隊員前往山東省聊城市莘縣河店鎮第二幼兒園,開展以“珍愛環境,綠色童行”為主題的宣講活動,讓幼兒把環保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次宣講活動分為“環境保護知多少”“環保知識我來答”“垃圾分類我能行”三個環節,實踐隊員寓教于樂,用符合幼兒心理年齡特點的方式進行宣講,通過觀看環保宣傳視頻、實物演示垃圾分類、設置搶答環節等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讓環保綠色的觀念深入兒童心中。
環境保護知多少實踐隊員首先簡單為小朋友們講解環保的含義及意義,讓小朋友們在心中初步樹立起環保的意識。隨后實踐隊員又為小朋友們播放了有趣易懂的環保宣傳視頻,讓小朋友們在視頻中學習實用的環保生態知識。實踐隊員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孩子們知道破壞環境給地球帶來的危害,幫助孩子們了解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保持地球家園清潔、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圖為實踐隊員為小朋友播放環保宣傳視頻
環保知識我來答隨后,實踐隊員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為孩子們講解環保知識,如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綠色出行等,倡導孩子們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講解過后,實踐隊員還設置搶答環節,寓教于樂,向小朋友們提問關于環保的常識問題。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現場氣氛激烈,成功加深了孩子們對環保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孩子們明白“何為環保”“為何環保”“環保何為”。
圖為實踐隊員利用常見的生態環保知識進行提問
圖為小朋友積極舉手對環保小問題進行搶答
垃圾分類我能行為引導幼兒樹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環保理念,培養兒童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的意識,實踐隊員利用常見的日常垃圾為小朋友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首先,實踐隊員通過圖文并茂的PPT帶領兒童認識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并從貼合兒童日常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入手,向兒童講解垃圾分類對地球母親產生的影響。講解過后,實踐隊員還拿出身邊常見的垃圾對小朋友進行提問,直觀生動,加深了小朋友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和認知,提高幼兒參與環保和改善環境的積極性。
圖為實踐隊員利用常見的垃圾為小朋友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通過生動活潑的勞動體驗課程,讓孩子親自動手、親身體驗、自我感悟,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靈。”
此次宣講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幼兒熱愛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豐富了幼兒的環保知識,同時也在他們的心中播種下了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種子。實踐隊員倡導孩子們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愛環境,綠色“童”行,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