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與茶葉的結合,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茶館作為戲曲傳播的重要場所,不僅促進了戲曲藝術的發展,也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首先,戲曲是通過茶館進入城鎮的,現代的戲園、劇場是由早年的茶園、茶館演變而來的 。在宋代,京城的茶館已經成為茶客的消閑之地及藝人賣藝之所 。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唯一由茶事發展產生獨立劇種——“采茶戲”的國家。采茶戲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脫胎發展起來的 20。這種戲曲與茶事勞動密切相關,如果沒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于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采茶戲 。
此外,茶葉文化對戲曲的影響深遠,不僅直接產生了采茶戲,也使得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 。例如,明代劇本創作中的“玉茗堂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而得名,其劇作對當時和后世的戲劇創作有著重要影響 。
在四川,茶館與戲曲的結合尤為突出。老舍的經典話劇《茶館》就是“茶與戲”最生動的寫照,這出好戲近70年來在舞臺上被北京人藝、四川人藝等反復演繹并經久不衰 。在成都,茶館里的戲曲演出成為當地人文生活的一部分,如成都市百花潭公園里的嘻貳叁劇場,人們可以邊聽相聲邊喝茶,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
茶館作為戲曲與茶葉結合的重要場所,不僅推動了戲曲藝術的傳播與發展,也使得茶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