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的夏日里,“興興”向榮實踐團隊一場意義非凡的旅程,他們帶著對家鄉變遷的深切關懷,以及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思考,穿梭于張家港市的善崗村的街巷間,用腳步丈量著鄉村變遷的每一寸土地,用雙眼捕捉著鄉村振興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善港村的村口牌坊上,金色的光輝與古樸的建筑交相輝映,預示著這將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探訪。實踐團隊的成員們滿懷期待,他們知道,即將展現在眼前的,不僅僅是村莊面貌的煥然一新,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
“興興”向榮團隊在善崗村委集合 吳珂供圖
走進善港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建的村民活動中心。這里,寬敞明亮的大廳里,村民們或排練舞蹈,或練習書法,歡聲笑語不斷。實踐團隊了解到,近年來,善港村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注重提升村民的文化素養和生活品質,不僅建設了多處文化設施,還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精神文化的滋養。村民的文化素質和生活品質往往透露出鄉風,而鄉風是一個有地方人們的生活習慣、心理特征和文化習俗長期積淀而形成的,是人們精神家園的底色。透過鄉風,人們往往可以感知當地百姓的思想修養,道德素質和文化品位。鄉風是鄉村振興的靈魂。
隨后,實踐團隊懷揣著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濃厚興趣與探索精神,踏上了前往善港村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征途。一踏入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望無際、金燦燦的稻田,它們在明媚的陽光下仿佛鋪展了一幅絢爛的金色畫卷,波光粼粼,閃爍著豐收的希望。微風吹過,稻浪翻滾,帶來陣陣清新的稻香,讓人心曠神怡。
“興興”向榮團隊在草莓園學習 吳珂供圖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智能灌溉系統正有條不紊地運作著,宛如大地的守護者,精準地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適時適量地輸送著水分與養分。這些高科技設備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更以其高效、精準的特性,為農作物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實踐團隊的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了詳盡的介紹,他們指出,在當前快速城鎮化的浪潮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然而,善港村卻以超前的眼光和堅定的決心,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宏偉戰略,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生態農業之路。通過大力引進和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善港村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
在這里,精準種植技術被廣泛應用,每一粒種子都被精心挑選,每一塊土地都被科學規劃,確保了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達到最佳狀態。同時,高效管理模式的實施,使得農業生產過程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不僅顯著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還大大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更為重要的是,善港村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通過科學施肥、合理輪作、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保護了土壤和水源免受污染。此外,生態農業的發展還促進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的恢復與提升,為構建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的善港村,已經成為了一個集現代農業科技、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提升于一體的典范。實踐團隊的成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實地考察不僅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現代農業的魅力與潛力,更激發了他們為推進我國農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的熱情與決心。
在善港村的探訪中,實踐團隊還遇到了幾位返鄉創業的青年。他們放棄了城市的工作機會,選擇回到家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座談會上,他們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從最初的迷茫到如今的堅定,從一個個小項目的嘗試到逐漸形成規模的產業,他們的故事激勵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實踐團隊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資金的投入,更需要人才的回歸和創新的驅動。
“興興”向榮團隊在觀察草莓種植 吳珂供圖
一個好村莊,要有一個好領導班子;而一個好班子,首先要有一個好班長。善港村黨委書記葛劍鋒就是這樣一位“好班長”。葛劍鋒原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雖然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可家鄉的貧窮落后讓他坐臥不安。于是,他回到村里,帶領鄉親奔小康。在葛劍鋒的領導下,善港村在2015年成立了村民議事會,并出臺《村民自治章程》,村里的大小事務都要經議事會商議決定。
隨著探訪的深入,實踐團隊對善港村的鄉村振興實踐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們看到,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村民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共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他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善港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同時,“興興”向榮實踐團隊也將繼續深入鄉村,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