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助力推動普及急救治療、健康促進等相關紅十字人道主義醫學科普,2024年8月2日,蘇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樂予樂行”實踐團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堂實踐,圓滿完成了在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西大街社區的志愿活動。活動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為核心,大力弘揚和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五天的實踐課中,實踐團的成員們向社區的小朋友們詳細開展以應急救護、中藥科普、科學營養等為主題的相關課程,富有創新性的課程教授收獲大家一致好評。
識別中藥,科學營養2024年7月30日,“樂予樂行”實踐團成員劉子琦在活動的第一節課向小朋友們介紹了常見中草藥以及中西藥的區別。以富有中華傳統文化的醫學科普課為活動起始,在傳播中藥知識的同時增強孩子們的文化自信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重要目的之一。極具科普意義的課堂內容和風趣幽默的授課方式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對中草藥的提問與互動討論不斷拉近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的距離。
本堂課以常見中草藥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為主要內容,帶領大家從中藥文化的角度不斷探索人體健康的奧秘,開闊學習視野,增添學習樂趣。
實踐團成員劉子琦向小朋友們科普常見的中草藥 劉馨怡 攝
寓教于樂,快樂心理在活動進行的第三天,由實踐團成員趙伯樂給小朋友們講授了一堂“心靈魔法課”,為大家揭示心理的奧秘,以“夢”為主題講述了夢境與性格的關系。課堂中穿插的小游戲與大家的互動分享也令原本比較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起來,小朋友們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初步了解了自己的夢境世界與性格的奇妙關聯,可謂收獲頗豐。
實踐團成員趙伯樂向小朋友們提問 趙伯樂 攝
急救知識,防患未然活動開展后第四天,團隊成員趙伯樂,方鈺瑩,沈鑫楊同學為小朋友們介紹了止血包扎及急救有關的知識。授課同學采用身臨其境的方式展開課堂,經過理論學習后,同學們深切感受到應急救援的重要性,在現場團隊成員的帶領下,認真學習急救操作,如通過一系列常見急救用品快速止血、包扎傷口,及時判斷需要進行心肺復蘇者并使用AED進行急救。團隊成員鼓勵孩子們實操基礎急救方式如傷口包扎等,學有余力的小朋友也能夠積極參與嘗試CPR,真切感受生命的力量。這種授課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成功營造了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卓有成效。
實踐團成員方鈺瑩教小朋友們止血包扎術。通訊員沈鑫楊供圖
而在緊隨其后的急救知識競賽中,小朋友們紛紛利用之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積極地答題,并獲得精美的比賽小禮品。活動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們收獲知識的快樂。急救知識是全體社會公民的必修內容,急救知識的普及意味著我國醫療救援體系的進步與生命教育的進一步深入。通過這次活動,團隊將更加明確的致力于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讓更多的人了解急救知識,讓生命教育成為社會共同的課題。
知識競賽時小朋友們積極舉手發言的場景。通訊員沈鑫楊供圖
科學營養,健康搭配在活動接近尾聲之際,團隊成員趙伯樂在西大街社區多功能教室為大家帶來了一堂名為“科學營養”的課程。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互動,爭先恐后地分享自己對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認識和日常生活中的接觸經驗。經過本次課堂學習,同學們對身體內的各種元素已經有了科學的初步了解,同時對飲食結構、健康飲食等相關營養搭配有了新的認識與學習。課堂中大家踴躍提問,積極討論,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實踐團成員趙伯樂為同學們介紹人體內基本元素 通訊員沈鑫楊 攝
在這五天的課程中,團隊成員們秉持寓教于樂的核心思想,依托各自的專業知識設計了精彩紛呈的課堂,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小朋友們的興趣,循循善誘,科學引導,為小朋友們在應急救護、中藥科普以及營養搭配等方面開闊視野,活動收獲小朋友們及社區工作人員們的高度贊揚。
樂予樂行,我們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