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院學子走進武平縣象洞鎮對養豬場等重點污染源方面的整改措施進行調研
為深入學習貫徹“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的重要理念,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充分發揮實踐在青年成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為此,龍巖學院“小禹如平川,大河守家園”實踐隊于7月18日前往龍巖市武平縣象洞鎮,對近年來當地對于養豬場等重點污染源方面的整改措施展開調研。
當天下午,實踐隊抵達象洞鎮政府,實踐隊員與當地鎮村干部訪談,深入了解了他們在改善養豬場等污染源方面以及推動產業轉型的綠色發展模式方面所做的努力。
圖1實踐團前往象洞鎮與當地鎮村干部訪談
在養豬場改善方面,隊員們了解到象洞鎮積極引導養豬場進行污染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減少養豬場對環境的影響。在“百日攻堅”活動,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當地問題,積極與當地農民交流,做好群眾工作,以黨員村民發揮帶頭作用,優先以點帶面推動全鎮豬場治理。在綠色產業發展轉型方面,象洞村民還積極探索,通過勤勞熱情樸實的本性,探索出了以發展養雞、鴿子、種植百香果等為代表的綠色產業,培養出象洞雞、象洞百香果等特產。在優化生態環境和河水治理的情況下,全體居民共同踏上了鄉村振興的美好道路。
圖2實踐隊與象洞政府干部合影
隨后,在政府人員的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參觀了當地的養殖基地和果園,了解到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對于環境保護的積極意義。這些綠色產業不僅提供了可持續的經濟收入,還減輕了對環境的壓力,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質量。
圖3實踐隊員與當地原養豬戶交談
圖4隊員走訪養豬場整改后的鴿子養殖場
象洞之行,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養豬場污染整改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龍巖武平象洞鎮的生態環境會變得更加美好。在象洞“百日攻堅”的歷程中,也讓實踐隊員們看到象洞政府人員的以身作則和村民們的樸實肯干。同時,我們也期待將此次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為推進農村生態文明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訊員:蘇甜甜 指導老師:陳楊
供稿單位:龍巖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