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西進跨天山,沙海長驅定和田。化劍為犁昆侖下,荒灘蝶變米糧川!”為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增強新時代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同感,2024年7月,石河子大學學生會衛國戍邊社會實踐服務團前往第十四師47團,參觀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開展“重走沙海老兵路”主題活動。
。ㄒ唬┲刈“沙海”路,接力不朽老兵魂 “出身紅六團,建功南泥灣;挺進大西北,徒步瀚海穿。”七十五載光陰流轉,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的英勇戰士們,以驚人的毅力晝夜兼程,歷經十五日徒步穿越了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七十五年后的今天,為了追尋先烈的足跡,親身體驗這份沉甸甸的奮斗歷史,石河子大學學生會衛國戍邊社會實踐服務團懷揣著對老兵精神的敬仰和追思,用堅定腳步重走“沙漠之海”,以實際行動體悟兵團精神。
圖為實踐團成員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場景(徐志成 攝)
黃沙漫天,烈日如火。在極端惡劣環境的考驗下,團隊成員肩扛旗幟、互幫互助、共同向前。團隊成員鄭芷萱這樣說到:“汗水滴入沙漠之中,陽光刺入青年心里,腳印交錯,每一步都是對沙海老兵們的敬仰,我們要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
圖為團隊成員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合影(周凱樂 攝)
(二)走近紀念館,爭做時代戍邊人 “肅清匪特敵,助力黨政建;邊塞從此寧,玉都換新天。駐守漠野里,屯墾昆侖山;站崗又放牧,守土還種田。”坐落在第47團的老兵精神展示館承載著沙海老兵那一代人的故事。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沙海老兵老兵精神展示館(李東陽 攝)
館內陳列著共計860件珍貴藏品,絕大部分為具有歷史價值的軍墾老物件。這些老照片、老物件,宛如一部生動的歷史長卷,細膩地描繪著沙海老兵們歷經風雨、勇擔重任、戍守邊疆的英勇形象。
圖為老兵精神展示館的展圖(李東陽 攝)
老兵精神展示館不僅是對沙海老兵們英雄壯舉的深情致敬,更是對那段艱苦歲月中人們堅韌精神的永恒紀念。“一紙命令到,他鄉成家園。”他們毅然決然地將青春獻給這片貧瘠而充滿希望的熱土上,用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生動詮釋了“扎根新疆,熱愛新疆,屯墾戍邊”的老兵精神。青年學子們也將身體力行,從沙海老兵中接過時代的火炬,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