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長沙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青繪鄉村 筑夢金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18名大學生志愿者在茶鄉名鎮長沙縣金井鎮開展微改茶園、茶旅實地調研、文旅規劃設計等社會實踐活動,為金井鎮茶業+科技+文旅融合發展設計規劃方案,助力茶旅產業深度融合,形成金井茶旅特色IP。
圖為團隊成員拍攝茶旅宣傳片
實踐團的測量組實地考察了“遇見”露營基地、院士之家和“三棵樹”茶園,開展了測量測繪,畫出三維空間布局圖,規劃人文景觀,對局部進行了“微”改設計的升級,使得茶園的文化整體性更加完整、旅游的沉浸體驗感更加生動、協同的功能分區性更加多元,助力金龍村培育茶旅融合新質態,賦能規改振興新樣式。調研組開展門到門的社會調查,在金井鎮金龍村發放線下問卷累計600份,有效回收582份,回收率為97%。發放網絡調查問卷839份,回收762份。了解村民對金井鎮茶業發展相關問題的認識程度,獲取金井鎮規劃建設的多方需求。運營組實時編寫新聞稿、定期發送推送,將參觀經歷以及感悟宣傳發表,受到了新湖南、紅網等主流新聞媒體報道8次,事跡受到較大的關注。同時,實踐團隊用年輕人的方式吸引年輕人,運用直播的形式擴大網絡關注,將網絡流量轉變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數字形態,打造了金井茶園的數字化IP矩陣,實現數字賦能人才振興、數字賦能文化振興、數字賦能產業振興。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考察“遇見”露營基地,規劃茶旅智慧生態露營
圖為實踐團的成員們走村入戶,調查村民意見
“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和隊友們一起測量露營基地面積、輪廓,并利用CASS做出地形圖形成設計規劃方案,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符合金井茶園的實地情況,打通了所學與所有。”實踐團測量組成員趙子涵同學深有感觸。
圖為實踐團成員為茶園設計的生態智慧露營基地規劃圖
長沙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打通社會大課堂與學校小課堂,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鄉村振興的實踐之中,實踐團的成員們更是對茶園“微整”,對露營基地“爆改”,同時拓寬旅游體驗項目,開發適合兒童、老年群體的研學項目,適合年輕群體的網紅打卡項目,對接旅行社、餐宿等實行精品游,推動實現金井鎮科技+文旅+茶業融合,助力金井茶園再次“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