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踐行青春使命,2025年7月5日至11日,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青春筑夢三下鄉,健康法制共護航”實踐團奔赴黔南州都勻市勻東鎮營盤村,開展了為期五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積極發揮藥學專業所長,以“專業助產”與“科普惠民”雙軌并行的模式,精準服務中藥材種植農戶,廣泛普及藥品安全知識,為織密鄉村健康防護網貢獻藥學人的智慧與擔當。
7月6日,在村支書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們走進了田間地頭,與當地農戶共同對種植的中藥材進行“把脈問診。“今年的冰雹對咱們這一片區的中藥材影響極大,所有的藥材防曬網都是后期重蓋的,也補種了很多的藥材,目前正處于施肥養護階段,我們目前就希望能提高產量,盡量減少損失”村支書說道。

圖為實踐團隊員進入基地與農戶交流科普中藥材種植知識。羅深甜通訊員
在與農戶交流后,隊員們利用扎實的藥學專業知識,圍繞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施肥的注意事、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關鍵環節,提供面對面的技術指導和幫扶。隊員們通過實地考察、土壤分析、現場答疑等形式,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難題,旨在提升藥材品質、增加種植效益,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實現“專業助產”。“白及種植施肥最好就是使用人工處理過的有機牛糞,羊糞太肥會燒根,施肥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透氣性。”中藥學專業王教授說道。

圖為實踐團成員介紹中藥材種植施肥過程。羅深甜 通訊員
與此同時,實踐隊將藥品安全合理使用知識科普宣傳作為另一項重要任務。在村委活動中心、衛生室、村民家庭等地,隊員們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他們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宣傳冊和互動演示,向廣大村民普及安全用藥常識、解讀藥品說明書、講解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區別、強調抗生素濫用危害、傳授家庭常備藥管理與過期藥品處理知識等。“藥亂吃原來有這么大的危害哦,嚴重竟然會傷肝,聽你們講了以后我再也不敢亂吃好幾種感冒藥了。”聽完隊員講解后的王阿姨說道。

圖為志愿者給村民講解藥品安全使用知識。韓露露通訊員
“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藥學專業服務鄉村振興大有可為。”實踐隊隊長高滿滿表示,“我們不僅要幫助農戶種出好藥材,更要讓村民們懂得安全、有效地使用藥品,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此次實踐活動,是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學專業學子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體現。他們通過入戶走訪深化與村民的情感聯結,田間指導強化專業技能實踐支撐,力求多維度推動中藥文化宣傳科普傳承,助力織密農村健康防護網。未來,他們將繼續搭建更多中醫藥文化與鄉村產業融合平臺,讓中醫藥文化在鄉村熠熠生輝,助力更多鄉村走上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的振興之路,讓中藥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賦能鄉村美好未來。

圖為志愿者和當地村委現場合影。韓露露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