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走基層,環保潤童心
——“青禾環夢”實踐團走進灣沚區開展三下鄉系列活動
為關愛環衛勞動者、助力綠色理念傳播,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青禾環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于2025年6月20日至26日走進蕪湖市灣沚區,開展以“勞動關懷與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系列志愿服務與調研宣講活動。團隊成員圍繞一線環衛服務與鄉村青少年環保教育,通過參訪、宣講、調研、共建等形式,引導自身貼近一線、走進群眾、服務基層,在服務與表達中錘煉本領、增強責任,力求在綠色鄉村建設與文明理念傳播中貢獻青春力量。
6月20日,團隊率先前往灣沚區環境衛生管理所,通過實地參觀、主題宣講與互動訪談等方式,深入了解一線環衛工人工作內容與常見安全風險。在環衛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中轉站與作業區域,并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開展“交通作業安全”和“高溫作業防護”兩項實用主題宣講。此外,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青禾環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還向一線環衛工人送上防暑降溫物資,以實際行動致敬城市的“美容師”。
在完成環衛所實地調研后,6月21日至22日,團隊成員分組前往陶辛鎮開展實地走訪與環保意識調研。圍繞“鄉村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知與參與情況”這一主題,成員們通過入戶訪談、問卷發放等形式,了解居民對垃圾分類、鄉村水體保護等問題的看法與訴求,并對蓮子種植與生態共生的案例進行了觀察采錄。調研結果為“環保小課堂”的內容設計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參考,也幫助團隊更貼近當地綠色發展實際。6月23日至24日,團隊在校內集中整理調研成果,設計環保教育課件與手工活動內容,為小課堂授課做好充分準備。
6月25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青禾環夢”暑期社會實踐團帶著對勞動群體的觀察與思考、對鄉村調研的真實反饋,走進陶辛小學,為二年級學生開展環保主題教育課堂。成員們圍繞“垃圾分類”“綠色生活”“環衛工人職業理解”等主題進行互動教學,并設計環保手工創作環節,鼓勵小學生以畫筆和雙手表達環保理念。
小課堂上,小朋友們踴躍回答問題、展示作品,紛紛表示要從小做起,愛護環境,尊重勞動。活動最后,團隊成員為孩子們頒發“環保小衛士”貼紙與紀念獎品。
為推動實踐成果的持續轉化,團隊已與陶辛小學達成初步共識,擬于新學期簽署“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推動環保教育在鄉村校園常態化開展。此外,實踐團還計劃整理宣講課件與調研成果,制作《環保小課堂》宣傳手冊,并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擴大傳播影響力。
6月26日,團隊開展了集中成果整理與分享展示活動。成員們對實踐過程進行了回顧,匯總圖文素材,撰寫調研報告,整理宣傳內容,力求將一線觀察與服務經驗轉化為可持續傳播內容與教育資源。
本次實踐活動以“走進勞動現場”為起點,以“服務鄉村教育”為落點,構建了“有輸入、有吸收、有表達、有成長”的完整閉環。青年學生在觀察與行動中錘煉能力,在服務與傳播中涵養情懷,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價值與社會責任。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青禾環夢”暑期社會實踐團將繼續以腳步丈量基層、以行動詮釋擔當,推動勞動教育與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書寫新時代青年的生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