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至10日,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知行·發展觀察”暑期社會實踐隊10名學生赴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金勝鎮花園新村,開展“黨建引領下的社區發展成就觀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通過入戶訪談、問卷調查、志愿服務等形式,青年學子用腳步丈量社區十年變遷,以專業視角解碼基層治理的“幸福密碼”,感悟新時代基層治理成果,強化"四個自信",踐行青春使命。
團隊成員在社區的合影
數據說話:民生改善的十年答卷 實踐團隊設計的《社區十年變化量化問卷》覆蓋居住環境、公共服務等維度。數據顯示:社區老年助餐點從無到有,日均服務量人次增多;智慧停車系統使車位周轉率提升;“一老一小”服務設施覆蓋率較2015年增長幅度較大。
“十年前看病要坐1小時公交去市區,現在步行15分鐘就到標準化衛生所。”72歲的居民李奶奶指著墻上的“社區民生實事進度圖”感慨。團隊成員在整理數據時發現,居民對“基層民主參與度”的滿意度較高,這與社區推行的“民生議事會”制度密不可分。
團隊成員對社區進行調研
實踐現場:青春力量融入基層治理 7月6日的環境整治志愿服務中,隊員們清理社區衛生死角,發現垃圾分類箱房的使用率較高。“大學生教我們用APP預約回收舊家電,這才是科技改變生活!”商戶劉叔叔點贊道。
7月7日在養老站調研時,團隊結合管理學專業優勢,協助優化互助養老系統。隊長表示:“我們建議增加‘服務積分兌換健康體檢’功能,已被納入社區數字化改造方案。”
團隊成員打掃社區衛生
思想淬煉:在社區課堂中讀懂中國 7月8日的專題研討會上,晉源區“十四五”規劃中“15分鐘生活圈”的落地案例引發熱議。社區治理中,花園新村正是黨和國家政策在基層的生動注腳。
成果轉化: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實踐期間,團隊累計完成:入戶訪談10戶,收集有效問卷100份;形成隊員實踐心得10份。
通過實地調研,團隊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社區在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發展成就,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識。
本次實踐引導隊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青年使命擔當;通過走訪、志愿服務等形式,鍛煉隊員的社會調查、團隊協作和宣傳表達能力。
“同學們用‘Z世代’的視角發現了我們工作中可以優化的細節。”社區黨支部書記評價道。據悉,團隊相關建議已提交花園新村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