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當導演”拍攝實踐中實踐團成員為學生播放自攝視頻。謝宛錚攝
實踐團為一二年級同學開設性教育主題課程。謝宛錚攝
“未來信箱”課程中學生們給未來的自己寫信。謝宛錚攝
為提升鄉村兒童媒介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6月27日至7月2日,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心田耕映,影潤鄉童”暑期實踐團走進株洲市茶陵縣界首鎮白洲小學,為當地學生開設短視頻主題系列課程及綜合教育課程。
此次課程體系以短視頻媒介教育為核心,以“課程講授+課程實踐+主題游戲”的形式多維度構建教育場景。“短視頻時間管理與防沉迷”課程將理論講解與“老鷹捉小雞”游戲結合,讓學生在互動中理解時間規劃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我來當導演”課程進一步引導學生將認知轉化為實踐,通過拍攝捕捉生活中的細節。針對網絡行為規范,“火眼金睛分辨短視頻”與“做個理性小網民”課程形成遞進式教學,培養學生信息辨別能力,幫助學生強化網絡責任意識。“未來信箱——寫給‘十年后的我’主題短視頻創作”課程則將媒介運用與心理成長結合,使學生通過書信與鏡頭表達對未來的想象。系列課程結束后,學生在后測問卷中表示,通過課程他們不僅懂得了合理規劃使用短視頻的時間,還掌握了識別短視頻中虛假內容的方法,并會主動運用短視頻表達自我。
此外,綜合教育課程中,團隊開設了青春健康教育課程以科學講解打破性教育盲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用正確的方式守護身體健康。紅色論壇則通過革命故事分享,激勵學生把愛國情懷融入行動,如學唱國歌、愛護國旗,從被動聆聽者變為紅色精神傳承者。
該系列課程通過理論浸潤與實踐體驗的有機融合,不僅幫助鄉村兒童建立媒介認知框架,更在多元教育場景中培育了理性思維、愛國精神與健康觀念,為鄉村兒童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立體化的教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