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為媒,讓愛國主義教育 “扎根” 鄉村小學—湖北師范大學“三下鄉”青力志愿服務隊繪畫愛國情懷
時光荏苒,7月6日青力志愿服務隊伍再次抵達黃岡市浠水縣方鋪小學。炎炎夏日里,蟬鳴與孩子們的嬉笑聲交織,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老師,你會教我們畫畫嗎?”剛進教室,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拽著支教老師的衣角輕聲詢問。望著教室里坐得歪歪扭扭卻滿眼期待的孩子們,這支三下鄉青力志愿服務團隊明白,此行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用愛搭建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而故事,正從這句童真的提問中緩緩展開。
課堂上,支教教師與孩子們熱情互動:“愛國是什么呢?”話音剛落,“老師!”“老師!”的呼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紛紛舉手搶答:“唱國歌”“升國旗”……稚嫩的答案里涌動著純粹的愛國熱忱。教師借此引領孩子們探尋愛國情懷,手把手教導他們如何用畫筆勾勒對祖國的深情——從飄揚的五星紅旗到巍峨的天安門,從層巒疊嶂的山河到充滿想象的未來圖景,讓愛國情感在畫布上漸漸清晰。

在學府的教室里,愛國主義教育正以繪畫的形式深入人心。一二年級小朋友的教室中,一場以“我愛中國”為核心的繪畫活動溫暖展開。活動中,小朋友緊握著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抄報,向同學們分享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手抄報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與綻放的花朵交相輝映,與“我愛中國”四個大字相得益彰,那稚嫩的筆觸繪制出對祖國的無限向往,旁邊的簡練文字充滿了對祖國、人民以及民族身份的深情認同。
這次活動,是“三下鄉”政治教育的一個生動寫照。孩子們通過繪畫這一直觀且充滿童趣的方式,將愛國的種子播撒進心田,使愛國情感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生根發芽,幫助孩子們系好人生中第一顆“愛國扣”,同時也體現了學校在深耕家國情懷、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教育使命。
隨著下課鈴聲響起,本次三下鄉支教的愛國主義繪畫課落下帷幕。看著孩子們用稚嫩的筆觸勾勒出五星紅旗的鮮艷、天安門城樓的莊嚴、山河畫卷的磅礴,還有充滿想象力的航天飛船、未來科學家等形象,支教老師們感受到蓬勃的愛國熱情在教室里流淌。這些凝聚著童真與敬意的畫作,將成為孩子們心中珍貴的愛國主義啟蒙印記。
支教團隊寄語孩子們,希望他們永遠保持這份對祖國的熱愛,無論未來走向何方,都能用藝術的視角發現祖國之美,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少年的責任擔當。相信在這群充滿朝氣的孩子的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必將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