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校“紅途尋跡,東山筑夢”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開展中期匯報,以紅色宣講、情景演繹、詩歌朗誦等多元形式,生動闡釋實踐主題,展現青春力量與紅色傳承的深度融合。
紅色宣講環節,實踐團成員化身歷史“傳聲筒”。講述《工學夜學》時,從籌備細節到課堂場景,從知識傳遞到思想啟蒙,一步步還原“工學夜學”啟民智、播火種的歷史進程,讓現場感受革命先輩喚醒民眾的努力;圍繞毛主席在東山學校的單腿眼鏡,講述者以小見大,串聯起毛主席求知若渴、刻苦讀書的片段,展現偉人成長中對知識的執著,讓紅色故事既有溫度又具感染力 。
(盧佳怡攝)
小情景劇《恰同學少年》成為匯報“高光時刻”。成員們以精湛演技,重現毛澤東等革命先輩在東山學校求學、思索、探尋救國之路的片段。從課堂辯論的思想碰撞,到投身實踐的熱血奔赴,青春朝氣與家國擔當交織,將先輩們“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的熱血理想,鮮活呈現在舞臺,引發全場情感共鳴,讓紅色精神在情景演繹中直抵人心 。
匯報尾聲,五人朗誦《岳麓回響,星火成鋼》以磅礴氣勢收尾。朗誦者們以激昂情感,傳遞岳麓山革命精神脈絡,從革命先輩在岳麓山的奮斗足跡,講到當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青春的吶喊穿透時空回蕩,信仰的烈焰,正把中國的天空照亮……” ,一句句飽含力量的詞句,展現實踐團傳承紅色精神的決心,更讓紅色信仰在朗誦聲中,傳遞給現場每一個人 。
此外,實踐團多組別同步呈現工作成果:調研組通過演示屏,展示覆蓋人群、問卷訪談數量等數據,明晰紅色文化宣傳拓展初步成效;宣講組緊扣“大思政課”育人邏輯,圍繞后續打造紅色課堂、推進紅色畫卷創作等規劃,融入毛主席求學故事,為愛國主義教育長效推進定方向;宣傳組以高瀏覽量新聞視頻,傳遞實踐動態,擴大紅色傳播聲量,以多元行動,為實踐活動勾勒清晰“路線圖”,讓紅色實踐既有情感厚度,更具推進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