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丹江口,翼舞生態夢
發布時間:2024-08-29 閱讀:
綠動丹江口,翼舞生態夢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滄浪綠翼”環保實踐小分隊走出校園,深入自然,親身體驗濕地生態的魅力,參觀垃圾焚燒廠,污水處理廠,博物館等,并訪談環保治理工作人員,增強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從而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切身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種下保護生態環境的種子。
一、滄浪洲濕地公園:自然與生態的和諧共生滄浪州濕地公園,坐落于丹江口大壩下游,乃南水北調中線之瑰寶,以漢江之畔的灘涂、沼澤與湖泊織就五千余畝生態畫卷,柳樹、水杉等植被繁茂,景色旖旎,為丹江口濱江景觀之核心。實踐團隊身兼觀察與行動雙重角色,分組深入濕地,詳盡調研動植物生態與水質狀況,并與公園管理人員深入交流環保議題。此外,學生手繪之花園成為亮點,以親手植綠為媒,體驗自然和諧,深化環保認知,共倡綠色生活,守護家園之美。
二、網紅步行橋:科技與人文的完美結合
丹江口滄浪洲生態濕地步行橋,這座橫跨漢江的步行橋,以其獨特的造型和寓意迅速走紅網絡。橋身由56個紅色鏤空鋼桁架環拼而成,象征著56個民族團結一心,共同邁向美好的未來。站在橋上,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碧波蕩漾的江面,還能遠眺丹江口大壩的雄偉身姿。這座橋不僅是丹江口市的標志性建筑,更是連接主城區與濕地公園的重要紐帶,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親水休閑體驗。
三、海螺集團垃圾焚燒廠與污水處理廠:環保科技的生動實踐
在海螺集團垃圾焚燒廠,我們親眼見證了垃圾處理的全過程。從垃圾的接收、分類、焚燒到灰渣的處理,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科技的力量。特別是在焚燒過程中,先進的環保設備有效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實現了垃圾處理的資源化、無害化。而在污水處理廠,我們則見證了污水從渾濁到清澈的神奇變化。通過一系列復雜的處理工藝,污水中的有害物質被逐一去除,最終變成清澈透明的中水,可用于農業灌溉、城市綠化等領域。
四、訪談環保局主任:深入了解丹江口環保工作
與環保局主任的訪談,讓我們對丹江口市的環保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主任詳細介紹了丹江口市在生態保護、污染治理、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和取得的成效。我們了解到,丹江口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通過關停污染企業、清理網箱、退耕還濕等一系列措施,精心呵護綠水青山,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
五、丹江口市博物館:歷史與文化的厚重積淀
最后,我們參觀了丹江口市博物館。在這里,我們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古老而輝煌的年代。博物館內展出的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丹江口市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域風情。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是我們民族的根與魂,更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精神動力。
結語:綠動未來,共筑碧水藍天
實踐團隊以行踐知,不再是旁觀者,而是這場綠色變革的親歷者與參與者。共同見證了環保科技的力量,感受了生態修復的奇跡,更明白了每一個小小行動背后的重大意義。綠動未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你我共守的承諾,也必將銘記這份來自丹江口的綠色啟示。成為一顆綠色的種子,為守護這片藍天綠地貢獻自己的青春與力量。綠動未來,你我同在!
作者:何遠珂 來源:漢江師范學院文學院
社會實踐推薦
- 講好英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 8.29日上午,一場以“學習周浩然烈士事跡,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為主題的周浩然烈士事跡宣講活動在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第十一小學成功舉辦
- 08-29
- 講好英烈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 8.29日上午,一場以“學習周浩然烈士事跡,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為主題的周浩然烈士事跡宣講活動在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第十一小學成功舉辦
- 08-29
- 西安理工大學青春社區行
- 高校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強烈的服務熱情。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