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夏日,我作為滁州學院信息學院的一員,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參與了“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組成了“傳承文化保護小分隊”,

8月15日,深入鄉村,開展了一系列關于鄉村傳統文化的宣揚與調研工作。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動首日,實踐團成員在志愿者的帶領下,首先進行了鄉村的參觀學習。大家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參觀了當地的特色農田、傳統民居以及鄉村文化活動中心。在農田里,同學們親眼見證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感受到了農民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在傳統民居中,大家被古樸的建筑風格和濃厚的鄉村文化深深吸引,紛紛表示要學習并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產。

隨后,實踐團成員兵分幾路,拿起掃帚、鏟子、垃圾袋等工具,投入到鄉村清潔行動中。他們有的清掃街道,有的清理河道垃圾,還有的則負責綠化帶的雜草拔除和垃圾撿拾。盡管天氣炎熱,但同學們的熱情絲毫未減,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道路變得更加整潔,河水也恢復了往日的清澈。

此次參觀與清潔行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鄉村的風土人情和生態環境現狀,更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和環保的重要性。一位同學感慨地說:“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明白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也深刻感受到了鄉村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和努力。”
總之這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收獲滿滿。它不僅讓我對家風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入到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鼓勵更多青年學子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來,用青春和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