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助農興農”的政策,7月15日,浙江農林大學“守護綠意,智破蟲圍——共筑生態防線”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赴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天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管理下的桃園種植基地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團跟隨公司負責人周榮輝一起深入山地桃園,進行實地考察。據其介紹,因山地地形晝夜溫差大的優勢特點,種植出來的桃子香甜可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常常在銷售時期供不應求,但與此同時桃園也面臨著嚴峻的生態挑戰——水果大盜吸果夜蛾的危害,這不僅大大影響了桃子的品質與銷量,也嚴重威脅著桃園的豐收與收益。詳細了解了蟲害的情況,基于吸果夜蛾夜間活動的習性,實踐團決定在桃樹上懸掛鄧建宇教授團隊研發的吸果夜蛾專用誘捕技術對吸果夜蛾實施誘捕,這一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能有效地捕獲害蟲,保護桃樹,還具有生態友好的特點。
圖為團隊成員制作誘捕器(攝:鐘曉萱)
除了對吸果夜蛾實施“自投羅網”式的誘捕,在夜晚時間,實踐團成員在特派科技員鄧建宇教授的指導下一同采取人工捕捉。經過“地毯式”的搜索,實踐團成員在許多桃樹上都發現了有多種吸果夜蛾肆意吸食桃子的身影,其中枯艷葉夜蛾中其優勢種,并使用捕蟲網以及離心管等工具將其“收入囊中”。成員們的害蟲追捕成果也得到了桃園負責人的高度贊揚。在現場,鄧建宇教授也為實踐團成員及桃園管理人員詳細講解了這些害蟲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危害程度以及相應的防控措施,進一步加深了成員們對有害生物防治的理解。
圖為實踐團實地考察(攝:鐘曉萱)
圖為正在吸食桃子的枯艷葉夜蛾(攝:鐘曉萱)
圖為正在吸食桃子的嘴壺夜蛾(攝:鐘曉萱)
圖為捕獲成果(攝:鐘曉萱)
此次實踐活動,不單單讓成員們了解了桃園的蟲害問題以及害蟲的基本特性,對理論知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是讓成員們深刻意識到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的重要性。經過親身體驗,團隊成員們懂得了作為農林大學子肩頭的責任與重擔,并為此扎實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積極投身農業,讓心中的綠色興農的種子不斷發芽,為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團隊合照(攝:徐帆)
(通訊員:鐘曉萱 周雨夕 徐帆 盧佳吉 曹怡然 王佳瑞 周淺語 何怡然 鐘蕙婷 何一當 凌佳杰 鮑馨萱 嚴伶俐 陳未未 安楠 指導教師:鄧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