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隨著夏日的熾熱陽光灑滿大地,一群懷揣夢想與激情的大學生踏上了前往龍池社區的旅程,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了傳播與弘揚樂于助人的正能量,積極響應國家和學校的號召,滁州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六名同學組成的“赴龍池社區志愿公益服務小分隊“在滁州市龍池社區開展了從7月9日到7月15日為期七天的志愿實踐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志愿者們切實的參與到實踐中去,同時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勞動的艱辛。
圖為對伍成員擦拭垃圾分類宣傳欄。劉冬雪攝 本次暑期實踐活動圍繞“青春筑夢,服務社區,共筑美好”的主題展開,將環保、教育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有機融合。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大學生們得以全方位地接觸和了解社區,也為社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活力。
活動首日,志愿者們早早集合于社區服務站前,他們手持掃帚、簸箕、垃圾袋等清潔工具,充滿熱情地開始了一場全面的社區大掃除。按照計劃,志愿者們分成多個小組,深入社區各個角落。他們手持掃帚、鏟子,攜帶垃圾袋,對小區內的公共區域進行了細致的清潔。樓道里的小廣告被一一清除,綠化帶中的雜物被清理干凈,小區內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除了基礎的清潔工作,志愿者們還對垃圾桶進行了分類標識,引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促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圖為隊伍成員擦拭社區廣場雕塑。方蕾供圖 通過前期的細致調研,志愿者們發現社區內存在多個衛生死角,尤其是公共區域如公園、休閑廣場等,這些地方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管理,垃圾堆積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環境質量。針對這一問題,志愿者們制定了詳細的清潔計劃,并通過一周的持續努力,清理了大量的廢棄物,包括塑料垃圾、廢棄紡織品、破損的日常用品等,極大地改善了這些區域的環境衛生狀況。在清潔過程中,志愿者們使用了掃帚、垃圾袋、手套等工具,確保了清潔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圖為隊伍成員向居民演示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呂新雨供圖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不僅于限于清理垃圾,志愿者們還開展了健康知識講座和咨詢服務,向社區居民普及防疫知識、家庭常見疾病預防等內容。此外,志愿者們還進行了環保知識的普及活動。他們向過往的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并現場演示如何正確分類。這一行動得到了眾多居民的支持和響應,大家紛紛表示將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環保,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據組織者介紹,這次社區清潔行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清潔工作,更是一次環保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們切身感受到環境美化帶來的愉悅,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未來,他們計劃定期開展此類活動,以持續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圖為隊伍在社區服務站前合照。廖小玉供圖 活動最后,志愿者們還舉行了簡短的總結會,分享各自的感受和建議。大家普遍反映,通過參與清潔行動,不僅使社區變得更加整潔,而且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收獲頗豐。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年輕力量的注入,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公民責任感。志愿者們也希望在參與公益,實現自我成長的同時,為社區的發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共同書寫青春助力社區發展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