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管學子三下鄉|探秘井家溝村綠色發展路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赴西北四省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模式調查的暑期社會實踐團深入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的井家溝村,于2024年8月17日至8月19日開展為期三天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模式調查。
井家溝村概況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與當地村民和村委會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實踐團成員了解到,這里曾是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代名詞。近年來,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井家溝村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發展起了以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為主的綠色產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實踐團成員們在村內走訪了多個生態農業示范點,詳細了解了當地通過科學種植、循環農業等手段,從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保護了土壤和水源。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井家溝村生態農業農田
在與井家溝村的村民進行深入交流的過程中,實踐團的成員們逐漸了解到這個村莊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風順。起初,村民們對于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投資發展旅游業持有一種觀望的態度,他們擔心這種轉變可能會帶來收益的不穩定。然而,村委會和當地政府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通過組織一系列的培訓活動,向村民們詳細解釋了生態經濟的優勢和潛力,以及如何通過發展旅游業來帶動整個村莊的經濟轉型。同時,他們還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為村民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努力逐漸消除了村民們的顧慮。他們開始認識到,參與生態經濟的建設不僅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加穩定的收益,還能夠保護家鄉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積極參與到生態經濟的建設中來,共同推動井家溝村的轉型發展。

調研團隊同村民交流

調研團隊合影
通過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克服的種種困難。井家溝村的成功經驗為鄉村綠色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即只有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才能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在未來的日子里,井家溝村還將繼續探索和深化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為更多地區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助推鄉村振興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