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初衷: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習總書記說過“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力量,紛紛響應號召,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投身到廣袤的農村大地中去。8月1日,來自河海大學的“涓澤潤豫,碳索未來”千鄉萬村環保科普小分隊深入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小鄧莊鄧樓寨村村委會,與村干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共同為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獻計獻策。村支部黨委書記陳書記對本次實踐活動表現出大力支持,小分隊成員們就教育資源、農業發展、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向村干部展開咨詢討論。
教育之光:小鄧莊的教學資源概覽小分隊首先向陳書記詢問了當地的教育狀況,經了解得知,魏莊小學作為當地唯一的教育陣地,承載著這片土地上孩子們的未來與希望。每年,魏莊小學會迎來約一百多名新生,學校教師主要來源于宋集鎮教育系統的統一調配,他們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鄉村教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學校的金校長與鄧老師以其卓越的教學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成為了當地教育事業的中流砥
柱,他們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顯著成績,更在師德師風上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家長與社會的廣泛贊譽。
農耕畫卷:小鄧莊的農業生態與灌溉智慧小分隊成員還詳細了解了當地的農業發展狀況,據悉,當地夏季主要種植玉米,也有部分大豆,冬季作物主要是小麥,也會養殖一些鴨鵝還有牛羊。主要灌溉水源是路河和小紅河。灌溉有專門的工具,以電作為動力,采用噴灌方式來灌溉作物,覆蓋率能達到90%。然而,自然災害的威脅始終存在。今年,小鄧莊遭遇了嚴重的澇災,鄧莊與于莊等地受災尤為嚴重,農田被淹,損失慘重。面對這一挑戰,村民們展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與團結的力量,積極采取排水措施,減少損失。針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村干部與小分隊成員們一致認為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提升農業抗災能力,是保障鄉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
南水北調:引江潤豫的宏偉藍圖值得一提的是,小鄧莊正逐步融入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宏偉藍圖之中。作為引江計劃的一部分,鄧莊、于莊、劉莊等區域將受益于這一跨流域調水工程,為當地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水資源保障。這一工程的實施,不僅有助于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也將為鄉村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環保行動:垃圾處理與綠色生活在環保方面,小鄧莊同樣走在前列。每個村子都配備了垃圾桶,并建立了完善的垃圾收集與轉運體系。每天,垃圾車穿梭于各個村落之間,將垃圾運往宋集鎮垃圾處理站進行集中處理。這種規范化的垃圾處理方式,有效改善了鄉村環境衛生狀況,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此外,綠色環保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近年來,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在鄉村地區得到推廣,不僅為村民提供了清潔的能源供應,也減少了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學校作為環保教育的重要陣地,更是積極開展各類綠色環保宣傳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培養綠色生活方式。
秸稈處理:循環利用的農業智慧針對玉米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小鄧莊采取了科學合理的處理方式。為減少空氣污染和火災隱患,秸稈被禁止燃燒并禁止拉回家中處理。村民們創新性地將秸稈深埋于土壤中作為有機肥料使用,這一做法不僅解決了秸稈處理的難題,還提高了土壤肥力,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攜手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通過此次村委會探訪活動,小分隊的大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和持續關注。他們紛紛表示,將把此次探訪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有的成員表示將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還有的成員則計劃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持續關注鄉村發展動態,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