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中藥材資源保護和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是我國第一個關于中藥材保護和發展的國家級規劃。《百草鏡》語:“石斛,近時有一種,細如燈心,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穎州府霍山縣,名“霍山石斛”。
“如果說世界上確有什么仙草的話”“這種仙草應當是霍山石斛”—包雪聲教授。近幾年來國家大力促進中藥的種植與保護,巢湖學院“茶振三農”實踐團響應國家號召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石斛文化館,去參觀具有代表性的石斛品種。知道石斛的生長環境是在懸崖峭壁之上,懂得了石斛種類雖多但可食用的極少。去深入了解霍山石斛也就是米斛的起源和特點。
“出霍山,無米斛”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諺語,它背后蘊含的是中藥的“道地性”原則。同樣的藥材,在不同的地方種植,其藥效和品質往往有著天壤之別。霍山石斛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無法復制的生態條件。在霍山,每一株米斛都像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在山谷、水畔自由生長,汲取著大自然的精華。這種原生種仿野生種植的方式,讓霍山石斛得以保持其最原始的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