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學子三下鄉:建科學院“源網荷儲”實踐團赴甘肅省白銀市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廠車間進行實地考察與社會調研
大學生網報西安8月7日電(通訊員 李蕓博 張馳 邱忠蕊 孫藝飛)為深入了解節能減排政策,助力落實“雙碳”目標,充分了解甘肅地區源網荷儲及能源綜合利用方面的基本情況。“源網荷儲一體,助力鄉村振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科學院暑期實踐團隊于7月26日赴甘肅省白銀市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廠車間進行實地考察與社會調研。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電解車間 大學生網報 邱忠蕊 攝
在辦公室主任鄧鵬帶領下,實踐團前往車間參觀學習金屬冶煉工藝流程。在后臺監控室中,相關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每個流程,在工藝流程末有余熱利用環節,通過高效的熱交換器將工業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廢氣、廢水或固體廢料中的熱能轉換為可再利用的熱源。 同時,對余熱的回收和再利用還有助于減少企業的能源成本和減少了對外部能源的依賴。
參觀熔煉車間時,工作人員展示了金屬熔煉的全過程。該集團每年平均消耗約50萬噸標準煤。近年來,響應國家的雙碳政策,集團加大了對新能源的利用,每年成功減少了5000噸標準煤的使用,體現了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熔煉車間 大學生網報 邱忠蕊 攝
實踐團成員觀看了企業宣傳片,了解企業建立七十年以來從依賴煤到可以把新能源利用到工藝流程中,完成了企業轉型,減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緊跟時代節奏,利用現有條件環境提高對新能源的利用。觀看完宣傳片后,工作人員講解了整個車間的各個分布以及工藝流程的成品。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看宣傳片后觀看公司整體模型 大學生網報 孫藝飛 攝
在電解車間技術人員的介紹下,實踐團成員了解電解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電解精煉技術是提純金屬和富集貴金屬的重要手段。電解車間的高效運作不僅體現了現代工業技術的先進性,也展示了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廠前合照 大學生網報 孫藝飛 攝
通過此次參觀實踐,實踐團成員了解了金屬冶煉工藝流程,認識到能源的綜合利用更有利于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實現,也更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對于雙碳要求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國家政策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業轉型的積極性,也讓實踐團成員認識到了新能源市場的巨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