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精神永相傳,砥礪前行敢擔當——“紅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來”赤心研學團
發布時間:2024-08-14 閱讀:
為深刻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特成立“紅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來”赤心研學團。7月11日至18日在遼寧省沈陽市、撫順市開展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探訪革命遺址、走入社區開展志愿活動、走向社會科普黨史知識,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責任與使命。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紅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來”赤心研學團精心策劃了此次暑期“三下鄉”紅色研學之旅,旨在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深入了解黨的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積極爭做新時代青年。
一、探訪紅色遺址,重溫歷史記憶
活動開展期間,研學團成員們先后探訪了沈陽和撫順兩地的多處革命遺址,包括著名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平頂山慘案紀念館、雷鋒紀念館和勞動模范紀念館,深切地感受了歷史的厚重與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在紀念館內,成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認真聆聽著講解員對歷史事件細致入微的介紹。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詳實的史料,成員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厚重與悲壯。在烈士陵園,成員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巨大犧牲的革命先烈們鞠躬、默哀、致敬,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和深切懷念。
二、精準對接社區,志愿服務人民
7月14日,研學團成員們齊聚沈陽市春河社區,參與黨史宣傳與志愿服務,弘揚紅色文化,踐行革命精神。交流會上,成員們就如何高效宣傳紅色思想、加強黨史學習展開了激烈的交流與討論,認為必須深入理解其歷史脈絡和深刻內涵;并分享學習心得,探討如何將革命精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志愿服務中,成員們學習并參與社區的志愿服務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革命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刻體會革命精神的偉大與崇高。這不僅鍛煉了成員們自身的實踐能力,還增強了其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成員們堅信,只有通過腳踏實地地為人民辦實事,才能真正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三、深入基層調研,弘揚紅色文化
為了更好地宣傳黨史知識,研學團成員們于7月15日在沈陽市太原街商圈舉辦了一場生動而又深入的黨史知識宣傳活動。團隊成員們通過街頭采訪的形式,讓市民親近和了解黨的光輝歷程、豐富經驗和崇高理想。采訪形式多樣,參與者熱情高漲,他們中的許多人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以這樣的方式學習和了解黨史,感到非常新穎且有意義。活動還通過短視頻平臺同步播出,廣泛普及和傳播黨史知識,極大地提升了宣傳活動的效果,使之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此次活動增進了市民對黨的了解和認同,成為連接黨與群眾的重要橋梁,彰顯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紅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來”赤心研學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于2024年7月18日圓滿結束。在此次研學之旅中,成員們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的精神風貌,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同時,成員們還積極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和學習收獲,通過交流互動不斷加深對黨史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氛圍讓整個研學之旅更加充實和有意義。此次活動不僅讓成員們深入了解了黨的歷史和革命精神,還提升了成員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愛國情懷。在未來的日子里,“紅色映初心 青春向未來”赤心研學團將繼續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和精神,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通訊員 李佳炫)
作者:李佳炫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
- 縱橫海疆,逐夢深藍
- “2024造炬成陽,綠傘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之行,致敬中國海軍成立75周年。
- 08-14
- 相約彭水謀傳承,共赴黃家筑未來
- 為創建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彭水縣文化館聯合2名國家級、45名市級非遺傳承人與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外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