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攬入懷,綠水吟山澗”。習近平總書記于2023年5月在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垃圾分類志愿者的回信中曾指出“要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從“新風尚”到“好習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不僅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充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積極發揮青年力量,河海大學“悅讀護綠,巧分生態”環保科普調研團于7月10日前往南京市圖書館和南京市區,開展實踐。
一、深入調研,精準施策
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居民對環保悅讀的認識和態度,通過“提升主體意識”來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團隊圍繞書籍閱讀、身邊環保活動舉辦情況、建議和期望等多個方面展開調查開展調查。
團隊成員全部出動,以南京圖書館為中心,沿周圍商場、咖啡店、超市等地依次進行采訪以及問卷調查,并贈送河海大學文創書簽,調動群眾積極性的同時,宣傳并展現獨特魅力的河海文化以及學校特色。通過廣泛調研,以及大量的數據統計,團隊詳細了解居民的垃圾分類習慣和閱讀行為,形成了一份全面的調研報告,報告表明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普遍提高,但將環保與閱讀相結合的創新方式推廣力度不夠。團隊實踐發力方向更加明確,團隊成員責任意識顯著加強。

成員前往多個場所進行問卷調查
二、深入訪談,聚焦實際
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當下,為推動綠色閱讀、倡導環保理念,南京圖書館、江寧圖書館以及多個社區圖書館均舉辦了一系列環保閱讀相關活動,旨在引導社區居民重視環保議題,同時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和技能。圖書館組織了環保主題展覽、閱讀分享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居民們通過聽取專家講解、觀賞相關展覽,更深入地了解了環保知識,同時也學習到了如何通過閱讀來傳播環保理念。
據了解,這些活動不僅在社區內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得到了居民的積極反饋。許多參與者表示,通過這些活動,他們對環保問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受到了啟發,計劃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更多的環保行動。
為更全面地了解活動效果及居民的反饋,團隊特邀請了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在訪談中,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居民對環保閱讀活動的熱情參與和支持。希望這些活動能夠推進居民的閱讀素養以及環保意識的協同提升。”另一位工作人員指出“目前仍存在活動形式單一、宣傳渠道受限等問題。”
圖書館表示,今后將繼續開展類似的環保閱讀活動,通過不斷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形式,激發居民對環保議題的興趣,共同為打造更加綠色、可持續的社區環境而努力。
隨著訪談的結束,圖書館與環保團隊共同承諾,將繼續深化合作,策劃更多有意義的活動,以期在未來的日子里,進一步增強社區的環保意識,讓綠色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團隊成員進行采訪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推動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必須著眼長遠,綿綿用力,持續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推動美麗中國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經目前調研分析,目前踐行垃圾分類的痛難點之一是“居民參與度低、責任主體意識不強”,接下來本團隊將繼續聚焦于“提升責任主體意識”,以“讀有字之書與讀無字之書”相結合的形式,向上充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向下深入基層、創新形式,按照“由點到面、逐步啟動”的總思路,積極展開相關實踐。旨在“悅”讀中潛移默化地讓居民樹立垃圾分類環保意識、自覺主動踐行垃圾分類、自發宣傳帶動身邊人,共同營造“書香綠意,分類同行”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