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實踐團將對有著萬年上山文化積淀,被袁隆平稱作世界稻源的上山村開展調研。近年來,上山村在文化引領、鄉村旅游、農業轉型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并創新實踐各類共富項目。通過農業轉型創造農民致富的新業態,依托數字賦能農業,升級主導產業,擴大富裕層面。同時,結合非遺文化、農耕文化等推出一系列旅游項目,興起“上山文化”研學熱和文創產品開發熱潮。上山村還注重基層黨建和民主法治建設,先后被評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和浙江省2020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01座談會:同坐一堂話上山 實踐團與當地村委干部同坐一堂,就當地文化有哪些保護措施,目前正時刻面臨著的土地問題,村里未來在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規劃,在當今生態旅游招募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戰,村政府是如何應對等各方面問題向鄉村領導干部發起的提問,村長一一解答并從多方面回答的各位同學的疑惑,并與之探討尋求更合理更符合時代要求的解決方式,村長的分享讓在座各位都受益匪淺。最后,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與上山村開展了簽約授牌儀式,莫瀟杭老師與上山村書記共同簽署了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進一步深化了雙方在社會實踐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為未來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02浦江瑰寶:甜蜜巨峰葡萄香滿園 實踐團成員首先向當地村委會,葡萄園管理人員了解了葡萄產業的基本情況,包括葡萄品種、種植面積、產量、品質、銷路、價格等方面。這些信息有助于成員們對葡萄產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后續的實踐活動打下基礎。在了解基本情況后,實踐團成員實地參觀葡萄園。他們親眼看到滿架的葡萄藤,一串串顆粒飽滿、顏色鮮艷的葡萄掛滿枝頭,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同時,他們還了解葡萄的種植技術、管理方法以及果農們的辛勤勞動。實踐團成員參與到葡萄的采摘過程中,他們親手摘下葡萄,體驗采摘的樂趣和辛苦。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深刻體會到果農們的不易,以及每一顆葡萄背后的辛勤付出。在這里,實踐團成員還學習了葡萄的育苗、移栽、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不僅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葡萄產業,還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03 文藝表演,展青春之姿,藝商大精彩 受經濟學院邀請,村里的老人小孩都來到禮堂現場,商大學子送文藝下鄉。《送你一朵小紅花》,《如愿》,歌曲悠揚婉轉動聽,舞蹈充滿活力極富節奏感展現商大學子的青春洋溢,最后有全體學生共同帶來的《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慷慨激昂,全場掌聲不斷。文藝交流,是一場心靈與文化的深度交融,它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次靈魂深處的觸動與啟迪。參與或見證這樣的活動,總能讓人心中涌起無限的感慨與深思。
04 浦江巨峰,甜潤助農。直播下單,愛心滿滿 直播開始前,實踐團已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渠道發布預告信息,吸引潛在觀眾關注直播活動。在直播開始后,主播們紛紛對巨峰葡萄進行優勢展示,銷售量取得了好成績。助農直播不僅能夠幫助農民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知名度,還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新鮮、優質的農產品體驗。同時,這一過程也促進了上山村電商的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05 考古遺址公園,解鎖塵封的歷史篇章 踏入上山村遺址公園,仿佛被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所包圍,瞬間穿越至萬年前的文明時空。公園內,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與古樸滄桑的遺址遺跡交相輝映,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上山文化的深厚底蘊。我們仔細端詳著那些歷經歲月洗禮的陶器、石器,感受著先民們的智慧與勤勞,對古代先民的勤勞與智慧充滿了敬佩之情。

在這一深刻而富有啟發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不僅見證了青年學子與鄉村之間的深情對話與緊密聯結,更深刻體會到了教育、文化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微妙平衡與相互促進。通過這段旅程,實踐團成員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提升,更是精神文化的重塑與升華。實踐團成員們的參與,為鄉村帶來了新鮮的思想與活力,激發了鄉村居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這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更為持久和深遠的動力。因此,“共話浙里耕五育,循跡百村錦繡程”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一次關于教育、文化、社會與個人成長的深刻對話與探索。它讓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勇于擔當,就一定能夠共同繪制出一幅幅更加絢麗多彩、充滿希望的鄉村錦繡圖卷。